探索壮阔高原的自然奥妙

王臻

2020年05月14日10:08  来源:青海日报
 

3.jpg

1.jpg

4.jpg

5.jpg

2.jpg

7.jpg

6.jpg

照片由青海省自然资源厅提供

青藏高原,从历史中走来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博物馆的序厅。”当解说员开始讲解时,我们抬眼望去,三条灯带宛如三江之水从天而降、奔涌而来,亦如洁白哈达向参观者张开怀抱,沿着三江溯流而上,来到一个因水而美、因湖得名、因山而闻名的大美青海。

据悉,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前身为始建于1956年的青海省地质陈列馆,2000年与地质档案馆合并为青海省国土资源博物馆。新建成的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展区共四层,包括序厅、地球科学厅、自然资源厅、人与自然厅、矿物晶体厅和风雨历程厅。

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综合办主任刘建华说:“自然资源博物馆是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物多样性、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全要素融合展示的博物馆,也是以‘两个统一’行使职责为主线构建的博物馆。”

一楼地球家园厅内,宇宙的起源、太空的探索,以及最抓人眼球的是,历时3年从青海全省各地采集,不同地质年代具有典型性代表的岩石标本,让参观者更直观地了解青海省典型岩石由老到新的演化历史和地质演化史,如同一部地球岩石演化的百科全书, 无言讲述着地球46亿年来的沧桑变化,是博物馆最具科研价值的展项之一。

透过地球的变迁,我们从一枚采自湟源县距今11—12亿年的叠层石化石看到还未隆起的青藏高原最初的模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个地方的地层受到不同程度地挤压,而最大的一次地质构造运动形成了青藏高原的隆升,在历经了多次复杂的地质构造运动后,青藏高原诞生了。

展厅采用裸眼3D技术,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以及隆升对我国气候和自然地理的影响,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青藏高原数亿年来的沧桑巨变,回望沧海变高原的神奇历程,了解到作为地球上最年轻、海拔最高的高原,它的隆升奠定了亚洲水系布局、反转了中国地势格局,对中国、亚洲、乃至全球气候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以展厅里分别展出的山之极、水之极、冰之级、高寒生物之极、气候之极五个之极初步认知青藏高原。经历多次的隆升、夷平、再隆升,得知这里亚寒带半干旱气候的形成,也明白了我们所见的冰川雪山、岩屑坡、高原草甸、冻土沼泽、隔壁荒漠、绿洲湿地、盐湖等壮丽地貌景观形成的原因。

气候、动力、地形、水系、冻土、冰川,在这个展厅里,或视频、或图片、或模型、或科技,它把神秘又辽阔的青藏高原立体又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告诉我们这些高原儿女要守护高原一山一水,爱护高原一草一木,保护高原一鸟一兽,呵护好三江源、呵护好中华水塔,筑牢青藏高原这个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大美青海,在山水林田湖草中诞生

摸清了“青藏高原”的来龙,在二楼展厅了解它的“去脉”。

青海素有群山之祖、江河之源之称,这里山脉纵横、河流众多。主要山系从北向南依次为阿尔金—祁连山系、昆仑山系、秦岭山系、唐古拉山系。

一进展厅,眼前一个巨大的沙盘,这是按照1:17万比例制作的青海省概貌模型。从西高东低,到南北高中部低,我们看到西到最高点布喀达坂峰,东到最低点民和下川口,海拔6851米到1650米,地势落差清晰可见。山脉盆地、河流草原,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全都跃然于沙盘之上,让人看到一个完整又生动的青海高原。“这个沙盘采用透明树脂材料制作,能很好地体现灯光效果,它和我们前面弧形的大屏可以互动,以声光电多媒体的方式给参观者一种视觉的冲击。”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资料部副主任张钟月说。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每个自然元素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我们人类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从弧形大屏和透明树脂沙盘的立体呈现开始,让我们跟随着山、水、林、田、湖、草的顺序去看看天地孕育出的大美青海。

山—中华脊梁。“青海的山之美除了雄、奇、险、峻、幽等特色,许多山由于其重要的生态价值,展现出独特的生态之美。”跟随着解说员的步伐,我们看到了巍峨的祁连山。

作为“青海北大门”, 祁连山孕育了极其丰富的冰川雪山、河流沼泽,湖泊湿地,已查明冰川超过3000条,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储水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相当于2个多三峡水库的蓄水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固体水塔。

“这是年保玉则雪山的一处实时观测点,如果运气好,可以在这里看到雪豹等野生动物路过的画面。”生动的图片和影像还不足以抓人眼球,这个展厅最特别的是借助生态环境厅的青海生态之窗监测系统,实现了与青海生态之窗的在线实时对接,通过展示青海全省20个生态观测点的影像画面,让观众身临其境参与和见证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的显著成效。

经过祁连山的秀美,巴颜喀拉山的富饶,昆仑山的雄伟,来到蓝色为背景的“水”展厅。展厅中间巨大的蓝色光柱营造出了水强大又令人震撼的力量,两侧流动型的展板又体现出水蜿蜒曲折的流向。从江河之源起步,黄河、长江、澜沧江,三江源从何而来又归往何处,在这个展厅追溯可见。

接下来,走进以绿为主的“林”展厅。暖色的灯光和白杨、枸杞、松树等仿真树木让整个大厅充满生机。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青海省南北山绿化工程带来的变化。两山加一河构成西宁地貌,南北山环抱西宁,通过图片对比,曾经土壤贫瘠,植被稀少的南北山在全省各族干部群众30多年的努力下重焕绿颜,如今南北山已成为西宁两道坚实的绿色屏障,实现绿化区域总面积3.44万公顷,区域小气候明显改善。

紧接着,从青海湖的大和美看因湖而生的动物、植物,感受青海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对维护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链完整性功能作出的重要贡献。以一块实体草地剖面,了解青海省草地最常见动物—中华鼠兔的生活习性和生态地位;从景箱长廊展示湿地生态系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看不同生态系统孕育不同的物种;还有视频拍摄的长江源头生物多样性,展柜里2700多种高原野生植物标本,鱼缸里的青海湖裸鲤……展厅将生命共同体以山、水、林、田、湖、草、矿产资源等顺序,利用声、光、电多媒体方式缤纷呈现给参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感。三江之源、生态屏障、资源能源、国家公园大美青海的四张名片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矿物资源,在热血与汗水中发掘

三楼的矿物晶体厅里,外形精致、色泽缤纷的矿物晶体令人惊叹。

绿色的孔雀石、蓝铜矿、紫水晶、雄黄……红的、白的、绿的、蓝的、黑的、黄的、粉的……300余件矿物标本陈列在展厅内,多姿多彩,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同时,博物馆开设的“岩矿鉴定小课堂”“互动体验区”,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达到科普教育目的。

最后,我们来到博物馆四楼,感受青海省地质勘查的风雨历程,触摸一代又一代地质人为青海地质事业挥洒热血的点点滴滴。

展厅以时间为脉络,展示青海省五个重要的地质勘查时期。展柜里,摆放着老地质队员捐赠的地质三宝:罗盘、放大镜、地质锤,锈迹斑斑的痕迹无声诉说着那些风餐露宿、艰苦无比的探矿生活。

通过一张老照片的翻模,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野外地质工作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简单的工具,简陋的研究环境,寒冷的雪山下只有一顶单薄的马脊梁帐篷,可见当时条件和环境的严苛。

最让人佩服的是一本来自老地质队员的工作本,手掌大小的笔记本上,图文并茂记录着每一处地质特点、画着每一个地形特征,内容虽多却工整清晰,没有直尺、没有工具,那些徒手画出来的线条和图形,彰显着一个老地质人熟练的基本功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通过“起源、溯源、资源、本源”这一主线,我们看遍了青海高原的山川河流、高山草地,深刻感受“大美青海,自然之窗”的重要内涵,看到青海生态文明建设铿锵步伐。

从地球科学厅的高原隆起之初,到自然资源厅山水林田湖草全貌,从人与自然厅大美青海的建设和丰富的矿产展示,到风雨历程厅青海省自然资源堪探者的伟大与不易,5747平方米的四层展厅,让青海立体又生动地伫立在眼前,不仅让本地人全面去了解青海,还让第一次来青海的游客认识青海、爱上青海。

刘建华说,2019年10月1日,以自然资源为主建设的省级行业博物馆—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开馆,作为国内首家以自然资源为主题建设的省级博物馆,展厅设计首次对青海省的山、水、林、田、湖、草、生物多样性、矿产资源等专题实现了既独立又统一的融合呈现,以其数字化、沉浸式的观展方式,让自然资源“说话”,为生态文明“发声”,集中展示了青海省自然资源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是名副其实展现大美青海的自然资源之窗。

无疑,这里是大美青海的浓缩版,这里让工作和生活在青海的每一个人,对青海更多了一份了解,一份热爱,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责编:马建辉、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