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共管新模式 管出青湖新气象

叶文娟

2020年05月07日10:16  来源:青海日报
 

  每年冬季,从西伯利亚迁徙过来的成百上千只的鸟儿飞到青海湖来栖息。而大天鹅是谢先措一家人的主要保护对象。每隔两三天,谢先措和她的家人都会步行到七八公里外的青海湖,看看这些可爱的小生灵。每次来到湖边,谢先措一家都会在这里待两三个小时,仔细地观察湖面的每一处,看看大天鹅的数目是否有明显减少,保护区内是否有死亡的鸟儿,有没有偷猎的人把枪口对准这些生命,有没有动物溜进保护区去捕食。

  尽管一家人都不太了解专业的鸟类分类学等方面的知识,但她们都非常熟悉常在这里过冬的鸟群,知道这些鸟儿的生活习性。为了保证大天鹅等鸟类有丰富的食物来源,谢先措一家人还承担着保护青海湖裸鲤的责任。在他们一家人的看护下,每年冬天来到这里栖息的鸟类数量逐渐增多,从以前的1500多只增加到现在的4800多只。这只是近年来保护区“社区共管”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积极探索景区与社区经济协调发展、利益共享的新思路,全面开展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科普宣教和社区共管工作,特别是通过技术和保护项目的支持,引导当地各级政府及群众直接参与保护,并吸纳协管员参与保护与监测工作的管理方式,探索出一条社区共管景区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机制。

  积极构建政府、企业、宗教社团共管的模式,建立共同保护自然环境工作协调机制。与地方政府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持续不断联合开展执法巡查工作。同时,加强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监测工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定的职责,做好生态旅游管理工作,有效杜绝游客在观光活动中破坏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行为,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坚持把加强青海湖景区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地方政府一起研究,不断提升生态保护能力和水平。积极引导群众有序、规范参与旅游业,支持群众在规划允许范围内利用自有房屋开展特色牧家乐,与地方政府一起为每个村、社划定环湖乡村旅游发展点,鼓励开展油菜花照相、骑马、骑牦牛体验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公路沿线建设10个旅游停车场、旅游公厕,配备垃圾桶、流动旅游摊位车等附属设施,帮助地方农牧民增收致富。

  支持农牧民发展旅游业,推进民生改善。结合各个乡镇的特点及自身资源,充分发挥牧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群众依托青海湖旅游优势,加强乡村旅游扶贫点建设、畜牧业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场建设、文化生态旅游扶贫服务中心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引导牧民群众走多元化发展路子。

  通过共同联防、共同管护,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效缓解了保护区与周围社区的矛盾,群众保护意识整体上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责编:马建辉、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