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主战场

陈 俊

2020年04月28日10:50  来源:青海日报
 

  黄河岸边,湟水谷地,春风拂柳,鲜花盛放。浓郁的花香,一丝丝、一缕缕,随风“潜入”万户千家……

  曾经贫困户今日富裕家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下白庄村村民韩乙的日,今年66岁,家里有老伴、小儿子和媳妇以及3个孙子共7口人。几年前韩乙的日两个儿子因病相继去世,留下两个孙子,使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曾一度陷入贫困。2016年,他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户,利用政府发放的3.78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在地方党委和驻村第一书记帮助下,购买35只羊搞起了养殖业。经过两年精心饲养发展到80多只,2019年以每只1400元的好价格卖出了34只,收入近5万元,看着手里厚厚的票子,全家人心花怒放。现在韩乙的日家的羊存栏50只,他还想扩大养殖规模,养羊不但使他走上了致富路,而且还让他由下白庄村建档立卡户成为养殖示范户,成功实现脱贫。

  “我文化程度不高,就认一个理,是党的好政策让我家过上了好日子。”韩乙的日说。

  这只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缩影。循化县扶贫局副局长韩忠勇介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循化县紧扣实际,多措并举,形成富有当地特色的五大脱贫致富效应——党建统领脱贫攻坚,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党建引领”效应;大力发展以核桃、花椒和辣椒为主的特色种植业的“一核两椒”效应;发展以30兆瓦和14.3兆瓦为支撑的村级光伏电站扶贫产业,全县154个行政村、1953户8093人脱贫户享受光伏扶贫带来的红利,光伏扶贫成为广大贫困群众的“阳光存折”效应;贫困群众大胆走出山门、跳出农门,在拉面店里一年当跑堂、两年做面匠、三年成老板,7500家拉面馆遍布国内200多个大中城市,4万“拉面大军”实现年收入20亿元,人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拉面产业释放出的巨大脱贫推力,实现包括闯了路子、换了脑子、创了牌子、挣了票子、育了孩子在内的“五子登科”效应;推出以黄河、孟达天池等“绿色家园”为主题的绿色,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革命教育基地等为主题的红色和各族民俗文化弘扬挖掘为主题的绿色+红色+多色的“三色旅游”效应。

  政府是拉面人“坚强后盾”

  “无论身处北京、上海、广东,还是湖北、湖南、浙江,只要点开‘化隆智慧拉面’App,3天内真空包装的手抓羊肉就可以送到每一个在外的化隆人的餐桌上,让你尽情品尝正宗的家乡美食。”化隆回族自治县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主任韩成福介绍.

  为了解决外出创业者的后顾之忧,打通政府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化隆县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整合拉面电商等优势资源,加上县财政投入上千万资金全力打造化隆智慧拉面产业信息化服务大数据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实现异地缴纳社保和医保,办理拉面贷、返乡创业、政务服务、青海特产、拉面投资。该平台集纳到涉及全国1969个县、1.74万家、1.2万名化隆拉面人包括店主身份证号、手机号、拉面店位置、每天营业额、从业人员及营业执照等信息后,政府可进一步加大培训、加强管理、跟进服务。

  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化隆县以党建为引领,启动实施了4大脱贫模式。

  ——拉面扶贫模式。充利用“化隆拉面店”遍及全国271个大中小城市的优势,创新实施“拉面带薪在岗实训+创业”方式,贫困户参加实训每年每人政府补助5000元,在实训期间拉面店每年给实训人员开出不低于3万元工资。用实训2年的积蓄以及拉面贷、互助金融,自己开办拉面店当老板,实现“一人拉面、全家脱贫”。

  ——扶贫车间模式。对无法走出家门,难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探索扶贫车间试点,先后在扎巴镇本康沟村,德恒隆乡西后加村、哇西村建设扶贫车间,加工民族服饰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4人,带动周边村社非贫困劳动力100多人,每人月收入1500元以上;

  ——易地搬迁模式。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区的3015户、1.2万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让搬迁群众不仅人居环境变好,能及时享受到医疗卫生、教育资源、便利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彻底解决了以往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饮水难、致富难等问题。

  ——教育扶贫模式。出台《化隆县“六个禁止”“十二个凡是”控辍保学工作措施》,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督促动员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按时入学,对拒送子女入学的监护人以“官告民”方式公开起诉、拘留、罚款等方式,震慑和教育作用明显,对教育扶贫起到助推作用。

  抓扶贫就是抓发展

  海东绝大多数地区山大沟深、土地贫瘠,生存环境恶劣,致贫返贫隐患较多,是国家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地区,是青海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5年海东市精准识别贫困村634个,贫困户4.8万户,贫困人口17.57万人,分别占全青海省的40%、30%、34%,脱贫任务艰巨。

  海东市扶贫开发局办公室主任马雅婷介绍,精准扶贫开展以来,海东市以党的建设为统揽,牢固树立“抓扶贫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创新开展“1234”攻坚行动,提出并实现“十覆盖”,做到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贫困县和贫困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失学辍学、集体经济“空壳村”、未入住易地搬迁户、应纳未纳农村低保的贫困户、贫困户宗教负担、有培训需求贫困劳动力未参加劳动力技能培训在内的“八清零”,持续补齐基础短板,努力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截至目前,全市158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道路硬化,公路通畅率、硬化率达到100%,全市634个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验收标准;共投入资金3.83亿元,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得到彻底解决;完成投资1.66亿元,建设通讯站2548个,贫困村4G覆盖率达到99%;实现了每个县区有一所达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30万人口县区有一所达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每个乡镇有一所达标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一所村卫生室的目标;全市实施了589个贫困村高原美丽乡村项目,贫困村实施率达到93%,做到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硬化道路、人畜饮水、安全住房、信息宽带等全覆盖,有效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海东市经过4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全市634个贫困村、4.52万户16.73万贫困人口净脱贫,剩余10户49人,贫困发生率从精准识别时的13%下降到0.03%.2018年至2019年平安、循化、互助三县区实现整体脱贫摘帽;2020年4月,随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区、化隆回族自治县等17个县(区)符合国家贫困县退出标准,正式脱贫摘帽,青海省实现绝对贫困全面"清零"目标。特别是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的整体脱贫,标志着全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有两个少数民族摆脱了贫困,这在民族地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责编:马建辉、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