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5300米的玉树称多县觉拉山上,“三区两州”电网工程称多110千伏输变电二回线路工程正在加快施工。 徐晓韬 拍摄
4月26日,雪后初晴,海拔5310米的觉顶山巍峨雄浑,直插云宵,山垭口唯一通向山顶的小路被大雪封堵,以往这条只能步行的陡峭山路变得更加寸步难行。
觉顶山是青海玉树地区“三区两州”电网工程——称多110千伏输变电2回线路的必经之地。工程总投资1.3176亿元,线路总长99.6千米,需建设110千伏输电杆塔271基,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高山大岭3座,工程建设难度不言而喻。
一大清早,项目负责人韩建青就和队友们动身出发,今天的任务是在山顶组立铁塔。虽然已经是阳春四月,可当地气温依然处于零下,丝毫不见春天的气息。韩建青和队员们都穿着厚厚的工装,仍难挡山谷间横扫而过的寒风。
“下雪把路又遮盖住了,要想到达半山腰塔基处可不容易啊!好在今天我们背了铁锹和铲子开路!”队员崔智明边说干就干,走在前面为身后的队员挥锹开道,韩建青一边提醒队员们注意调整呼吸保持体力,一边倒数着到达塔基处的距离。此时,雪山静默,却因电网建设而不再沉寂。
半米、一米、两米……队伍一点一点向山顶方向挪进。临到半山腰处,一条人工挖掘的U型通道突然出现在眼前,这是之前韩建青带领队员们提前挖好的通道。“有了这条通道,骡马队就可以上山了,我们往山上运送物资也能稍稍轻松些。”话音未落,厚重的喘气声已让韩建青上气不接下气,这样的雪地艰难行进之路,对于在高原上久经沙场,有着十几年电网建设经历的他来说仍然不轻松。
“这里的气候条件和海拔高度,一瓶10升的氧气只能用6分钟,而施工地离驻地有较远,不方便携带太多氧气瓶,只能咬牙坚持”队员李强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说,由于上下山太艰难,队员们每天吃饭休息都只能在雪地里,还特别容易引发雪盲,眼睛时常会疼痛流泪。
但是,即便困难和挑战每天都会横亘在面前,韩建青和队员们仍然用心保护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玉树称多110千伏输变电2回线路工程处于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在这里新建25.2千米线路,建设任务重、环保水保要求更高。为了保护三江源核心保护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施工无法使用大型机械,小到一粒沙石、一个螺丝、一桶水,大到上百斤重的电力物资,都只能依靠人力和马帮队驮运施工材料。
“‘三区两州’电网工程建设是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困难再多、环境再恶劣、施工难度再大,我们也要坚定不移的完成施工任务,让玉树称多县及其它周边4镇3乡、6.3万名藏区群众用上清洁电、安全电,助力脱贫还要奔小康。”韩建青简短的的话语饱含深情。(来源:国家电网青海电力公司 通讯员 徐晓韬 常秉玉)
在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摘自…【详细】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详细】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 8月27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关部门获悉,柴达木盆地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格尔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标志着该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境内,是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