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黄河来(下)

张 翔

2020年04月24日09:56  来源:青海日报
 
原标题:风从黄河来(下)

一只苍鹭振翅欲飞。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水鸟来到黄河上游的两岸栖息。(4月16日于黄河尖扎段 ) 晁生林 摄

  贵德千姿湖黄河湿地。 晁生林 摄

  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起,黄河上游湟水-大通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就开始规划、建设引大入秦、引大济湟等重大水利工程。

  发源于祁连山脉东段托来南山和大通山之间的大通河,蜿蜒曲折,水量充沛,是祁连山冰川雪峰孕育而出的汩汩乳汁。向东流经青海门源盆地及甘肃的连城、窑街盆地,于享堂峡汇入湟水,总长554公里。

  “引大入秦”工程是把大通河水跨流域东调120公里,引到兰州以北60公里处干旱缺水的秦王川盆地。是西北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跨双流域调水自流灌溉工程,可谓今古之奇观,被称为“中国的地下运河”。在工程建设中,水利工作者创造了很多国内、乃至世界之最。

  “引大入秦”水利工程历时39年锲而不舍,于2015年春天全面竣工通水。这意味着甘肃兰州、白银、景泰、皋兰、永登、天祝和兰州新区200多万民众和近50万头牲畜的饮用水问题得以解决,并为该区域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

  走进景色秀美的大通河谷,只见引水桥隧、渠坝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穿行,一渠清水浩浩奔涌,滋润着祁连山以东广袤的土地,也滋润着灌区人民的心田……

  而在大通河的发源地青海东北部地区,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实施了另一项造福湟水谷地300万人民的重大水利工程——“引大济湟”工程。该工程通过蓄水、调水和配水工程体系的建设,将大通河水引入干旱缺水的湟水谷地,缓解湟水两岸日趋严重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湟水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如今,“引大济湟”配套工程黑泉水库、石头峡水库、调水总干渠、湟水北干渠一期工程建成运行,标志着引大通河水接济湟水谷地的世纪梦想变成了现实。目前,与之配套的引大济湟西干渠、湟水北干渠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实施。

  对于青海东部河湟谷地的三百多万人民来说,自西向东不断蜿蜒而行的“引大济湟”工程就是这片土地的“金水脉”。该工程全面建成后,7.5亿立方米的年调水量,可惠及青海全省60%的人口,可扩大农田灌溉面积78960公顷,新增生态林草灌溉面积59587公顷,向干流各工业园区、东部特色现代农牧业百里长廊以及生态建设增加供水量2.78亿立方米,河道生态用水增加1.85亿立方米。

  青海的水情是天上少水,地下多水,给下游贡献了活水,自己却用不上清水。而今,青海省又一项宏伟的水利工程呼之欲出,那就是“引黄济宁”工程!

  “引黄济宁” 工程是支持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受益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标志工程。该工程规划从黄河干流上游龙羊峡引水,经隧洞穿越拉脊山自流输入到湟水南岸,向湟水干流城市乡村、工业园区、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提供充足的用水。

  审时度势,立意高远。“引黄济宁”工程是国家的战略决策和百年大计,集政治意义、生态意义、民生意义、可持续发展意义、民族团结进步意义于一身。水利部和青海省的决策者认为,要坚持新时代治水思路,立足当前紧迫问题,着眼长远发展需要,深化认识,抓住机遇,明晰定位,破解难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咬定青山不放松,全力以赴,知难而上,举全省之力完成这项黄河上游有史以来最宏伟的引水工程!

  工程要沿着黄河北岸高高的台地上蜿蜒,要穿越海拔3800多米的拉脊山脉,要在湟水谷地的城市村落逶迤穿行,要在古老文明日渐泛黄的记忆里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而今,黄河水在青海贵德境内已经展现出另一番别样的景致:

  黄河拉西瓦水电站的配套工程——拉西瓦南干渠和马什格羊引水工程的建设,将浇灌百万亩良田,惠及十几万人民。生态观光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凸显生机。拉西瓦南干渠的通水将实现生态补水,并以水为媒,串点成线,东西河道的综合治理将使“泥不出沟、清水入城”的贵德自然生态更加美丽,彰显出当地天蓝、山绿、水清的生态环境。

  风从黄河来。它在轻轻吹拂我们额头的同时,也在时时给黄土地上的子民们传递启示,擘画蓝图!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美好明天奔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必将开启大江大河“大治时代”,黄河儿女,又迎来了新的机遇……

  一直关注中国水生态的诗人徐刚曾经这样追问:对于黄河,对于这一条曾经孕育并延续了几万年华夏文明的大河,我们有过多少悉心的爱护及体贴?我们几曾把它当作大地完整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与之相望、相闻、相处得怎样?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想到,一切都会疲倦,流水也有不再浪漫之时?而这样一条大河的负重、兴衰,跟我们的家园乃至整个民族,又是怎样休戚相关的呢?

  大型报告文学《大河上下——黄河的命运》的作者陈启文先生曾经对笔者说, 黄河是一条有个性、有命运感的大河,更是一条既错综复杂又变幻莫测的岁月长河,也是一条让我们难以描述的大河。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河流存在的问题及症结,在黄河身上都能找到。无论是从中华文化源流的主流意义看,还是从中国江河治理的现实出发,黄河,几乎是别无选择地摆在了第一位。

  奔波于大河上下,陈启文说,回顾近几年来,一次又一次地穿行于一条长河贯穿的峡谷、高原与平原之间,虽是雪泥鸿爪,亦可立此存照,这也是对自我遗忘的一种抵抗。在静穆的天地间,她看上去是如此安详,但每次在与她对视的刹那,我依然充满了一种突如其来的震骇,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我对黄河的感觉,那就是,敬畏!

  是的,心存敬畏,就是黄河儿女面对母亲河的全部情感!

  黄河在上游造就的河湟谷地,是母亲河留给一方子民的富庶之地, 是黄河流域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山川相间,地貌奇特,气候温润,物产丰富。从兰州西上,经西宁直至湟水源头的金银滩草原,在长达350多公里的风景长廊之内,山水风光旖旎,城市文明发达,文物古迹众多,宗教胜地林立,人文气象灿烂。自然景观显示出的古老、纯朴、别具一格,以及丰富的文化遗存、古老的宗教文化和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一条令人神往的西部风景线。而兰州-西宁城市群核心地带的地域范围大致与河湟谷地的区域范围相吻合。总面积 9.7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93万人。

  兰州,是黄河穿城而过的古老城市,依山傍水,得天独秀,黄河文化滋养着380多万金城各族儿女。为做足做好黄河文章,兰州成立了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理委员会,致力于开发整合黄河两岸各类旅游资源,努力把兰州建设成独具魅力的西部“黄河之都”。

  2019年以来,兰州围绕“水润金城,水秀金城,水富金城”目标愿景,以“一河、两岸、立面、两山、两线、两端”为重点,大力实施黄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黄河风情线改造提升和亮化景观升级工程,坚定不移走高质量治水兴水之路,构建滨河绿道和生态水道,百里黄河风情线已经悄然成型。

  2019年10月24日,兰州大学黄河流域绿色发展研究院揭牌成立!研究院将致力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包括水源涵养与国家公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等;黄河流域综合治理,包括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水沙调控、水资源承载力、跨流域水资源分配、流域系统水循环、全流域污染治理等;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包括空间规划与治理、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城镇化与城市群、资源循环利用与绿色发展、减贫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包括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黄河文化底蕴的时代价值,黄河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

  该研究院还将以水资源和生态保护为主线,主要开展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将着眼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决策需求以及高端人才培养,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为黄河流域绿色发展培养高端专业人才,开展相关人才、干部、技术培训;并推动国际合作,搭建国际交流窗口和平台,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流域综合治理、流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有效模式。

  2020年3月,青海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指出,要实事求是看待青海在黄河流域的地位和作用,既立足青海看黄河,也跳出青海看黄河,在把握源头与流域、国家战略与源头责任、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中找准定位、体现价值。要清醒认识黄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刚性约束,增强忧患意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做好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文章。要牢牢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量水而行、节水为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规划、协同推动”的重大原则,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突出黄河保护,强化黄河治理,确保黄河安澜。

  青海省省长刘宁在接受人民日报“2019行走黄河”大型融媒体报道采访组采访时表示,青海黄河流域面积达15.23万平方公里,干流长度占黄河总长的31%,多年平均出境水量占黄河总流量的近一半,既是源头区,也是干流区,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决定性影响。我们必须找对方向、找准定位、找到作为,切实承担“源头责任”、拿出“干流担当”,举青海全省之力维护好母亲河健康,确保一河清水向东流。

  刘宁指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是青海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未来黄河流域将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我们必须树立全局视野,增强机遇意识,找准国家战略与青海发展的结合点,切实增强舍我其谁的自信自觉,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支撑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在落实国家战略中加快自身发展。

  做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章,我们必须要着眼全局、形成合力,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

  作为河湟谷地主体地域的青海海东,从不断延续黄河文化千年神韵的视角促发展,努力实现源头黄河文化与下游黄河文化的协同、自然生态承载力和文化发展生产力的协同,正在为打造魅力黄河、生态黄河、文化黄河品牌做着积极的努力!

  海东市常务副市长李青川说,河湟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经过充分的发掘、传承和创新,成就了 “彩陶故里、拉面之乡、青绣之源、醉美海东”河湟文化品牌。

  ——本着充分体现黄河文化的本真性、完整性的要求,海东全面开展河湟文化遗产遗址的整体性保护、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工作,推进喇家史前灾难、柳湾彩陶之乡等遗址的挖掘、保护和开发,着力打造柳湾彩陶遗址公园、喇家遗址公园、青海拉面大厦、明清历史文化商业街等以黄河文化、河湟文化体验和古镇古街主题游览地,不断提高文化遗产遗址保护能力、展示水平和传承活力。

  ——谋划建立黄河文化全方位、体系化、个性化的综合展示体系,海东规划建设河湟文化博物馆、青海拉面博物馆、互助土族省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河湟文化研究院和与河湟历史有关的名人堂,提供高质量的黄河生态文化产品;围绕讲好黄河故事,推出一批河湟文化书籍,培养一批文化人才,建立一所河湟文化学堂、举办河湟文化论坛,打造黄河文化研学区。

  ——深入挖掘黄河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海东持续推进“黄河文化+”联动发展,着重打造丝路花儿艺术节、海东沿黄河全程马拉松赛、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文体品牌赛事,提炼发展青绣艺术、纳顿艺术、花儿艺术、平弦和越弦等民间艺术;加快文旅融合,积极响应“沿黄九省(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联盟”的总规划,将河湟地区喇家遗址、柳湾彩陶遗址、瞿昙寺景区、平安驿·袁家村景区、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与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古丝绸之路(河南段)、洛阳白马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接轨串联起来,合作打造国内知名的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区,加快黄河流域文化旅游的类别融合、跨区域整合,打造统一的“中华母亲河”文化旅游品牌,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风从黄河来!

  黄河,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疲态尽显、难堪重负,到现在河畅其流、水复其动,黄河逐渐恢复了健康活泼的生命活力,为流域内人民安居乐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我们相信,滔滔黄河和她的一条条重要支流一道,必将成为永远造福各族人民的幸福之河!

(责编:马建辉、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