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打赢脱贫攻坚战是重中之重。2019年青海省全面启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立足牛羊肉、青稞、黎麦、枸杞、青绣、土豆等特色扶贫产品,着力提升青海省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帮助青海名优农副特色产品广开销路,引导全社会关注青海特色农副产品,让“青字号”品牌真正走下高原、走向全国。
为充分宣传报道青海省相关特色资源、产业发展以及重点产品、著名商标等,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油助威、凝心聚力,从今日起,特推出《让“青字号”品牌靓起来——扶贫公益行动》专栏,敬请关注。
一头牦牛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牦牛。
一说起我的名字,您一定如雷贯耳。
我生长在被誉为世界第三极、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特色动植物资源,而我,就是这里的特有牛种。我的家族在海拔3000-5000米的高寒稀氧地区生生不息。我们主要生活在玉树、果洛、海南、海北、黄南州等以“三江源”为中心辐射的周边草原牧区。
相关资料显示,世界上我的种群现在大约有1500万头,而中国是我们的主产地,有牦牛1400多万头,占94%以上。我们现在的栖息地——青海,是全中国牦牛养殖的大省,也是牦牛资源大省。目前,和我一起生长在三江源地区的种群存栏近500万头,占世界牦牛的38%,居全中国首位。
我们还被大家誉称为“高原之舟”“全能家畜”。体型外貌、特性和野牦牛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的体格高大,头大角粗;鬐甲高而较长宽,前肢短而端正,后肢呈刀状;体侧下部密生粗毛或裙毛密长,尾短,尾毛长而蓬松。
生活在世界屋脊、雪域高原的我们,吃的是天然草(包括冬虫夏草,雪莲等中药草),饮的是雪山泉水,以及高原自然放养的特性,让我们的全身都是宝。我们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角可制工艺品,骨头是药材。青海牦牛肉更是人们眼中的美味佳品。
因为我和我的伙伴们常年生活在气温在零下十摄氏度的地方,在那里,即使是夏天,山上也是积雪皑皑,所以为了抵御严寒,我们的体内有着极高的血红蛋白含量,脂肪非常低,所以,营养价值颇高的牦牛肉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牦牛骨髓更是优质的补骨填髓之佳品,含有鳞质、磷蛋白、氨基酸、维生素、骨胶、软骨素等极丰富的矿物质,能够提供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促进和提高身体机能。
2018年11月,青海省专门为我们制定了一个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建立牦牛产业示范园5个,青藏高原牦牛博物馆1座,培育牦牛产业联盟龙头企业20家、重点生态畜牧业合作社110个,带动3000户以上贫困户依靠牦牛产业脱贫,努力实现牦牛产业振兴,发展档次提升。从此,在青海,牦牛产业作为当地特色农牧业“第一品牌”,逐步发展壮大……
数据显示,青海省牦牛肉、藏羊肉每年销往省外近10万吨,约占牛羊肉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而目前青海从事牦牛肉、奶、毛绒的加工企业有500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1家,产品种类达到200多种。可可西里、西北骄、5369等一批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已成为牦牛全产业融合发展和品牌建设的中坚力量。
在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摘自…【详细】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详细】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 8月27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关部门获悉,柴达木盆地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格尔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标志着该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境内,是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