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热”起来的村庄

程宦宁

2020年04月19日09:29  来源:青海日报
 

现在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干净整洁的砖瓦房。程宦宁 摄

虽说时令已过阳春,可在平均海拔3000米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还是时风时雪。4月8日,驱车来到乌兰县柯柯镇中村,村民曹生荣和妻子许小青早已围着自家的农家乐,热火朝天地忙乎开了。

曹生荣一边擦桌子一边笑着说:“天气慢慢热起来了,国道上过往车辆越来越多,趁着现在人手不紧张,先提前准备一下,过几天就可以开门营业了。”

2015年,依托村里的能人经济协会,曹生荣借到了5万元启动资金,开起了这家农家乐。在夫妻二人的悉心经营下,生意越来越好,每年到夏天旺季,一个月就有1万元左右的收入,5万元的借款也早就还清了,现在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曹生荣的账算得很清。与银行借款相比,向能人经济协会借款手续简便、门槛低,这样就能帮助像自己一样有创业想法,但手头缺钱的乡亲们。

曹生荣口中的能人经济协会其实是中村探索发展的村民服务组织。协会将柯柯镇中村40名致富带头人组织在一起,按照“急民所想,帮民所需”的原则,充分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探索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子,成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领头雁”。能人经济协会也是先进技术的引领者,利用闲余时间组织会员外出取经,学习先进地区的技术、好经验、好做法,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中村的能人经济协会只是柯柯镇中村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柯柯镇中村两委以强村富民为目标,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发挥支部核心作用,通过村产业发展推动,“能人经济”带动,以入股企业保本分红、盘活集体资源资产、引导发展服务产业为路径,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企业推动、能人示范、群众参与的党建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互动双赢的良好格局,走出了乡村振兴的“中村模式”。

“中村是1992年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实施的‘3557’项目,从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脑山地区搬迁到乌兰县柯柯镇的调庄村。刚来的时候真的是‘一穷二白’,经过多年的发展,村子变得越来越好了,目前村集体资金583.75万元。”中村党支部书记、中村能人经济协会创始人雷有德说。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为了让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2012年7月,雷有德看准了生产砖块的项目,整合东、中、西、新村扶贫项目资金,投资2260万元,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建立了乌兰县环宇新型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成立后从四个村招收长期职工83名,短期职工26名,职工月平均工资3000元,每年带动四村村民增收230万元。

村民宋仓家6口人,因为有一个重病的孩子,一家人徘徊在贫困的边缘。夫妻俩没什么手艺,靠打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2017年,雷有德主动邀请宋仓到公司上班,一开始每个月工资5000元,还让公司里的师傅教他电焊手艺,很快宋仓就出师了。现在宋仓的工资也涨到了每月6000元,还可以维修锅炉,几个月下来也能挣3万多元。

看着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好,中村又整合了村集体资金437.5万元作为股金,集中投入到该公司,按协议比例7%-10%入股分享收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形成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每年固定分红30余万元。

村集体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村民们的获得感也是越来越多。这几年,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大背景下,中村建设了一批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全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升,初步建成了“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风尚美、创业美、产业美、生活美、心情美”的高原八美新农村。

闲不下来的雷有德对今后村子的发展计划胸有成竹:“茶卡盐湖景区现在越来越好,我觉得我们村应该建宾馆,肯定稳赚不赔。村子里还有很多闲置的土地,再修建一个生态园,搞采摘、餐饮、娱乐一条龙,到时候委托专门的公司负责管理,应该是个不错的项目……”

(责编:马建辉、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