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在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本报率先推出“抗击疫情离不开命运共同体意识”系列“和音”评论,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担当,唱响国际社会团结合作之声,引发强烈反响。4月16日刊发的“和音”文章《特殊时期最宝贵的人权保护——抗击疫情离不开命运共同体意识》见报后,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平台大量转载,众多网友点赞、留言、转发。现摘编部分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等平台的网友留言,内容如下:
网友“夏日未央”:生命重于泰山!党中央把人民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必将取得战疫胜利!
网友“王月华”:中国政府在抗疫过程中,始终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想方设法加以保护。这一切,国际社会都是有目共睹的,世界人民也都是公认的。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是以宝贵的人权为出发点。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和行动,深受国际社会和世界人民的高度赞扬。
网友“薄荷9883081”:时时刻刻装着人民,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放在第一位。为是中国的一员而自豪。深深祝福热爱的祖国,早日取得抗疫胜利。
网友“饮水思源”:始终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的重要内在逻辑。
网友“一颗红心向北京”:不放弃每一位病人,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担当精神!
网友“潭深深”:我为生在中国感到骄傲,为生在这个时代感到幸福。
网友“行而知天下”:中国行动,彰显生命重于泰山的理念,赢得了世界尊重。
网友“闲情逸致326”:在人权保护方面,通过这次抗击疫情,中国政府和人民为全世界树立了新的标杆!
网友“人民sQ5Ug”:没有了生命谈人权,没有了健康谈人权,都是空谈。非常时期必要的管控是为维护人民的生命权、健康权。
网友“李新龙20110”:人权保护最重要的是人民身体健康平安。
网友“暖阳”:最大限度地保障生命安全,才是最大的人权!
在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摘自…【详细】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详细】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 8月27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关部门获悉,柴达木盆地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格尔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标志着该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境内,是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