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7.1级强烈地震撕裂玉树大地。十年后,蓝天碧水,风拂草原,新楼林立,商户栉比,城市如画……
站在今天深情回望,玉树藏族自治州从灾难发生那一刻起,坚定信心与时间赛跑,执着“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的决心和信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人民军队、国家有关部委及北京市、辽宁省、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电建等援助地区、央企和全国人民的倾力支持下,玉树和全省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夺取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完成人类抗灾史上条件最苦、困难最多、情况最复杂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十年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开启新时代、新玉树、新生活。
2016年8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通过视频向三江源地区各族干部群众表示问候,希望大家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齐心协力管护好湖泊、草原、河流、野生动物等生态资源,生产生活都越来越好。2018年9月12日至13日,省委书记王建军、省长刘宁在玉树调研时强调,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教育群众、推进工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玉树“让发展越来越好、让生活越来越好”的嘱托,在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中开创玉树“两个越来越好”新局面。
十年间,玉树发展越来越好。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践行“绿色感恩、生态报国”理念,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火热开展,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玉树展现青海大美,令世界瞩目。产业结构提效升级,企业带动、合作经营的生态畜牧业蓬勃发展,文化旅游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新引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甚至超前先进的新家园显示玉树新的生机与活力。
十年间,群众生活越来越好。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玉树“大扶贫”格局造福贫困每家每户,在北京对口支援大力帮扶下,坚持“造血”“扶智”,实现绝对贫困“清零”目标。不遗余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综合医改,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成为国家级包虫病防治试点地区;用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手段,初升高升学率从32%提高到98%,学前入园率从3.5%提高到68%,而彻底改变命运的“异地办班”模式惠及贫困学子数千人,玉树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日子越过越红火。
玉树发展越来越好、群众生活越来越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兄弟省市四面八方的支援帮助,也离不开玉树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奋进逐梦。潮平海阔,再踏征程。玉树将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面貌,朝着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阔步前行,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青海篇章。
在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摘自…【详细】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详细】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 8月27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关部门获悉,柴达木盆地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格尔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标志着该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境内,是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