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巨舰” 破浪前行

——走进企业复工复产第一线

王菲菲

2020年03月17日08:30  来源:青海日报
 

作业中的采盐船。本报记者 罗连军 摄

三月的春风,吹拂着察尔汗盐湖上的“巨舰”,破浪前行……

这艘“巨舰”——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展现出了国有大企业“快速高效、严谨细致、深入扎实”的过硬作风,在1.6万名盐湖人共同努力下,依然保持着蓬勃的生机。

54岁的王成金有着近二十年的工作经验,作为9号水采船的老船长,王成金熟悉这艘船上的每一处构造。早上九点半,王成金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他走进船舱下面,细细地检查一番,确定无误后,再走进驾驶室内,和一同值班的同事寒暄了两三句后,坐在电脑操控屏幕前专心紧盯着每一组数据和进程。

王成金说:“今年情况很特殊,有些同事无法及时到岗,所以在岗的人需要帮忙顶岗,比往年要辛苦一些,我们船上共有五个人,一班次是24小时,白天轮流打矿,晚上巡查值班,所以船里每天都要消毒清洁,吃喝也都互相间隔起来。”

从年前到现在,王成金负责的水采船在疫情期间都处于正常工作运行,输矿量每天可达3500吨。盐湖共有30块盐田,面积150平方公里,30套水采船系统根据具体情况各自划地进行轮采,目前共有28套水采船系统和近100名水采船员工坚守在采收岗位上,矿量每日可达到10000吨以上,比以往多出了5000多吨。

据了解,截至目前盐湖冬季生产钾肥83万吨,比去年多出14万吨;生产碳酸锂1495吨,比去年多出240吨;天然气达到90%的负荷状态。

“我们是2014年开启冬季生产模式,第一年产量只有12万吨,在这6年内,虽然每年都在不断增加产量,但是今年面临的情况是特殊的,在取得新成绩的背后,既体现了坚守在一线生产的盐湖人快速高效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还有盐湖立足新时代、新起点谋求新发展的具体实践。”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石军说道。

在这个特殊时期里,盐湖不仅创造了近60年的最高产量,提高了产能效益,还根据“人、机、料、法、环”五要素,不断拓展和加强前行的驱动力。

2018年起,盐湖各个车间开始实行劳动竞赛挂钩绩效考核,主要目的是在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激发全公司技术人员和职工的创新力,能够将一些新想法用到工作中,乔猛便是其中的一员,长期从事车间检修工作的他通过观看军事频道关于潜艇修补的节目激发了灵感,琢磨出了一套矿浆管道快速补救法。

像这样的小发明和小创新在盐湖一线车间里数不胜数,尤其在加工生产车间,这里主要将采收车间的原矿材料进行提取加工。“为了鼓励员工和提升员工素养,我们会积极推荐优秀员工。去年我们车间共有25项创新成果,并且‘蚂蚁钾园’的创新项目还获得了青海一等奖和国家二等奖的殊荣。”加工车间副主任霍永星如今对“车间文化”可谓是自信满满。

加工车间有新旧两个车间,拥有国内最大生产装置,正常水平下可达到日产1万吨。这是一个365天一直运转的车间,疫情期间,车间到岗261人,其中大多维修人员已经持续工作20天,如此高强度的工作,都是为了能够保持产量及设备的稳定性。“设备是基础,目前我们引进了先进的设备管理体系,从以前遇到问题再解决问题,变成了现在的预防性维修,以保养为主,观念已然发生了很大改变。”负责加工车间设备管理的赵红兵说道。

走进加工车间,机器的轰鸣声源源不断,赵红兵指着主控室说:“我们这里只需要四个人轮流值班,一般他们就是对外面这些机器的数值进行监控和调节,以前的老车间一般需要20人左右负责各项工作,而新车间是具备了自动化较高的生产线,只需要6到8人负责就行,目前我们新旧车间都在投入生产当中。”

在全国上下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共筹集人民币800万元向青海省和湖北省疫区捐赠,还向全省各个地区及浙江省温州市多批次捐赠了次氯酸钠溶液500吨,积极帮助全省和湖北人民抗击疫情。此次捐赠,充分体现了盐湖人的奉献精神。

(责编:王红玉、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