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录制”的生命力在内容创新(热点聚焦)

王一川

2020年03月12日09:4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电视成为很多人居家生活的精神陪伴。这使观众对电视节目产生新的需求,期待更丰沛多样的节目源和更高品质的节目制作。观众的新需求就是改革创新和行业发展的新机遇。一些电视节目积极探索迅捷高效、具有在场陪伴感的方式,通过“云录制”“云演播”等举措,给观众带来新奇感和满足感,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凝心聚力。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十余档“云录制”节目亮相荧屏。有的是保持原有节目形态不变,但取消了观众席。比如今年央视元宵节特别节目取消观众席,《声临其境》让嘉宾进行远程“云配音”,《歌手》中歌手“云唱歌”、大众评委线上打分。有的是将传统谈话类节目演变为“云聊天”,比如《天天云时间》。有的采用Vlog+视频连线方式,比如《嘿!你在干嘛呢》。以湖南卫视音乐节目《歌手》为例,疫情打乱节目录制和演播的正常程序,为应对这一变化,节目组探索和创造出台网联动的新方式,通过网络与分布在多地的歌手连线录制,由500位大众评审定点在线观看演唱并即时投票,从而完成节目的“云录制”。这种方式下,歌手“云竞演”、评委“云评审”,歌手与观众、观众与观众形成了“云在场体验”等新的电视艺术氛围,既确保节目品牌生命力的延续,也为观众营造出新的审美体验,体现了荧屏内外的双赢效应。

  “云录制”本质是疫情之下电视媒体对新兴媒体技术手段的创造性开发和高品质运用。当前,互联网技术的新发展尤其是5G应用,让大屏媒介与小屏媒介快速融合。一方面,电视端的内容制作更多通过小屏进行多样化的素材采集,让普通人记录的日常生活可以转化成大屏素材;另一方面,大屏传输的内容更多更快地被用户以小屏方式获取,例如近期关于疫情的许多新闻点或节目,常选择在小屏先公布,以便及时抵达受众。

  其实,随着媒体技术的迅速升级,普通观众的新闻接收方式,包括收视习惯,也在发生改变。疫情的出现加速了这种改变。借由观众需求的变化,行业顺势而为、积极调整。业内认为,5G有望带来长视频的更广泛、更日常运用,长视频、短视频和其他多种媒体样式之间的多样化互融,将导致新一轮媒体变革。前段时间,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的5G直播便是例证。直播不到3天时间,累计访问量已超2亿人次。众多网友通过观看网络直播,“云监工”工程建设,引发对新时代“中国速度”的情感共鸣和真诚礼赞。这种新媒体形式,打破了观众原有的观看习惯,从媒体传播内核上加速收视空间和时间的迅速转变,也迅速激发共情与共鸣,与“云录制”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当然,节目制作方式的创新,归根结底是为内容服务。上述“云录制”“云竞演”过程中,很多歌曲温暖真挚,不少歌曲是原创新作。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湖北籍歌手录制的战疫主题原创歌曲《你要相信这不是最后一天》,有力的旋律、感人的歌词、深情的表演以及众多明星参与录播的说唱式结尾,激发精神,激励人心。外国歌手演唱了《向着明天》,发出“中国加油”的呼喊,也营造出心心相印的共情氛围。这两首歌曲不仅赢得大众评审的认可,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可见,这些“云录制”节目的根本价值,在于给抗疫生活传送情感滋养,给观众带来精神振奋。

  如今,节目创意、创作、制作、传输尚未回归常态,“云录制”的创新能否持久?疫情结束后,以日常和陪伴为特质的“云录制”是否会转为一种新常态,持续推出高质量的内容?这些有待进一步观察。真正的考验在未来。能否建立一整套优质作品不断供给、可持续的长效创新机制,是“云录制”保有生命力的关键。防控疫情期间,诸多主题作品快速出现,广泛触达公众,充分发挥了文艺的社会功能。抗疫主题的深挖、呈现和创作还大有提升空间。只有在形式创新的同时,在内容创新上迈出坚定有力的步伐,才能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为文艺史、也为时代留下可以时时回看和品味的经典之作。

  (作者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责编:陈明菊、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