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西宁市湟源县人民医院积极发挥二甲综合医院优势,迅速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坚守在一线、奋斗在一线、冲锋在一线,全力保障疫情防控与群众日常医疗服务工作两手抓、两不误,用实际行动诠释“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构筑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沿“哨所”。
在疫情防控中当先锋做表率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医院及时成立领导小组,采取每日汇报制度,层层部署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组织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医务人员,先后多次前往城关、日月、大华、塔湾、东峡、和平分院的医学隔离点、发热门诊、分院隔离病区及各卡点等进行督导检查,确保重点岗位无死角,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全体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支部号召,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带头请战,202人提交请战书,29名党员连续奋战在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处、各检查服务点等疫情防控一线上。党支部组织委员张裕林,在每次完成检查服务一线值守任务后,主动去门诊部坐诊,连续几天工作连轴转,叫响“我是党员,我先上”。院感科主任伍湘蕾,舍小家顾大家,把孩子托给亲戚照看,连续加班加点,制定医院《新型冠状病毒病例救治及医院感染防控应急工作预案》、开展多层次的防控知识培训、指导分院健全完善发热门诊……,连续多日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凸显了守护生命的“医者仁心”。
“双线”作战,防疫接诊两不误
县人民医院本着主动作为、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以科学防控为前提,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质量和安全。一方面全力以赴、科学有效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设立预检分诊台,张贴发热门诊线路标识牌,划分重点防疫区,完善发热门诊诊疗制度,以便患者及时就诊。另一方面,稳步有序开展日常医疗服务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日常医疗需求。各带班领导、总值班、夜查房主任认真履职,每日密切关注全院住院病人情况,及时处理并解决临床护理存在的问题,做到了常态化管理。同时,院党支部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正常诊疗工作,及时组织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临床药学室等职能部门全面加强督导检查,对反映的问题及时跟进落实,指导各临床专业诊疗工作规范开展。自1月24日至今,全院共接诊门急诊人次11238人,手术治疗128人,新收入院患者500余人次,现住院患者203人,有力保障了群众医疗健康需求。
选派“白衣战士”逆行驰援
在接到组队驰援武汉的任务后,县人民医院从主动请缨的100余名医护人员中,选派5名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并根据专业特长拟抽调成立赴武汉支援小组(第二批、第三批),每日进行强化训练和学习,时刻准备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武汉,做到召之能战、战之能胜。疫情一线,“白衣战士”不顾自己安危,逆行而上, 孙玲就是其中一个。从接到支援通知到奔赴武汉,短短8小时对孙玲来说既忙碌又兴奋,交接工作、整理行装、安置父母孩子,孙玲一刻都没闲着,之前多次请缨都没有回应,现在终于可以奔赴一线让孙玲兴奋不已。抵达武汉后,他们迅速开展工作,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进入隔离病区与病毒“零距离”接触,为患者测温、发放药品、悉心照顾、耐心倾听病人需求……。一线的战场超过了预想,一个班下来,满身是汗、精疲力竭,孙玲却毫无怨言,每每有患者向她们致谢,孙玲总是笑着回答“作为医护人员,努力救治患者,是我们的职责,作为一名党员,冲在战‘疫’最前沿,是我们的荣幸。”无畏疫情和风险,精于业务、抗击疫情。因为他们知道,唯有认真和努力,唯有尽职和履责,才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能无愧身上这身白衣,才能无愧组织的重托!(来源:湟源县委宣传部)
在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摘自…【详细】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详细】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 8月27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关部门获悉,柴达木盆地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格尔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标志着该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境内,是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