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铁骑“小喇叭” 响彻“最后一公里”

王湘琳 王永寿

2020年02月14日08:45  来源:青海日报
 

 “天冷,你出门一定要注意安全,戴好口罩。”2月7日,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马可河乡摩托车宣传队队长托尕的妻子望着又要出门去宣传疫情防控的丈夫说。

一大早,摩托车的轰鸣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乡政府门前一支身穿藏服、佩戴红袖章的“摩托车宣传队” 整装待发。

临行前,托尕一如既往地同队友们调试入户宣传高音喇叭,检查摩托车状态,随后带领宣传队成员分3组,背上食粮赴各村组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

“我们成立摩托车队以来,宣传工作就从未间断。”托尕自豪地说道。

马可河乡距县城50多公里,辖区有三个村委会,乡政府所在地离最边缘村(社)32公里,海拔最高的4500米。为确保打通疫情预防的“最后一公里”,马可河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一支由护林员、草管员等当地牧民群众组成的摩托车疫情预防宣讲队,帮助指导边远村社牧民群众防范疫情传播,确保防疫知识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如今正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关键时期,请大家勤洗手、少串门、戴口罩。如果出现发热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从村口到村尾,从聚居点到院落周边,摩托车上的“小喇叭”沿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

一桶泡面,一个馒头,解决了托尕的午饭。他说:“我们这里散户太多,有些地方车辆去不了,摩托车宣传虽然辛苦些,但方便、快捷,能第一时间快速把疫情防控知识政策传达到老百姓中。”行驶中,托尕尽量将车速放至最慢,遇到不理解的村民,他总会停下摩托车,拿出宣传单,详细地为大家讲解。

乡党委书记李加才让说:“我们采用网格化管理方式进行疫情防控工作,将原有村民小组所辖区域打破,并以党员和牧户分布情况为依据重新划分‘网格’,并组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开展防疫知识的专题培训,针对病毒危害、传播途径、个人防护、日常消毒等方面进行宣讲,现场示范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受到牧民群众的认可。”

“我们这里的路又窄又险,他们骑着摩托车来给我们宣传,叫我们要戴好口罩,不要串门,村里人都很配合,我也给儿子打电话通知了,最近不要过来看我。”村民旦正说。

“在防控疫情的当下,不仅是医护、警察冲在最前线,我们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打赢这场战‘疫’贡献一份力量。”摩托车宣传队队员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截至2月12日,“摩托车宣传队”已经开展进村入户宣讲480余户,累计出动摩托车车辆130台次,受教育的牧民群众达1800多人次,为村民发放宣传资料300份。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如今在马可河乡处处都留下了摩托车宣传队的身影,他们载着音响,竖起党旗,逆向而行,把党的声音传达到千家万户,为打赢这场战“疫”,建起了全覆盖“防火墙”。

(责编:王红玉、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