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西宁1月28日电(杨阳 蒋莹)1月28日,青海省举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新闻发布会,青海省副省长、省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匡湧在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青海确诊病例均为近期有武汉经历的输入性病例。春节后将面临更频繁的人员流动,疫情输入性风险进一步增大,青海将竭尽全力扎实做好各项防控处置工作,坚决遏制疫情扩散,确保防得了、控得好、稳得住、打得赢、损失小。
迅速反应协调联动抗击疫情
匡湧表示,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青海果断决策,迅速行动,协调联动,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依法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疫情防控处置工作,全力保障全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匡湧介绍,1月21日至27日,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先后两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要求,全面安排部署青海疫情防控处置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宁多次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会议、省政府专题会议,听取全省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汇报,对全省疫情防控处置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紧急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就做好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1月25日,针对青海第一例病例的确诊和疫情发展态势,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成立省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全省疫情防控处置工作,各市州也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形成了自上而下、覆盖全省的防控处置工作体系。省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成立后,迅即召开了两次指挥部会议,进一步抓牢抓实我省疫情防控处置工作重点,确保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1月25日,青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多措并举切断病毒传播链条和渠道,坚决遏制疫情发生蔓延。各地区、各部门全部进入战时状态,确定了省内9家医院为救治定点医院,强化专业救治团队和专家力量,加强医疗资源配置、人员轮班值守等工作,规范处置流程,加强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护;认真做好发热人员排查诊断和密切接触人员的隔离等工作,加大疑似病例排查力度,努力对病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匡湧表示,青海坚持关口前移群防群治,全面启动城镇社区、农牧区村组防控处置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对来青人员特别是来自疫区的人员开展网格化摸排管控,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严密查控机场、车站、省际通道等重点部位,全省范围内暂停各类文化旅游、聚集性群体性活动和省际道路旅游客运,严防死守,源头管控,最大限度减少公众聚集,避免发生交叉感染风险,并对重点场所进行通风消毒、体温检测、卫生检疫,全力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工作。截至目前,启动公安检查站29个、治安卡点101个,出动查控警力1844人,检查车辆8554台、人员16323人。
同时,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首诊负责制、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健全完善疫情信息动态发布和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大检测试剂、消杀药械和防护用品、治疗药品及设备的调运、储备工作力度,加强疫情防控期间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依法严厉打击趁机涨价、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恶意造谣等行为,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截至目前,共统筹2.0533亿元资金用于疫情防控治工作。
节后疫情输入性风险增大
匡湧介绍,截至目前,青海确诊病例均为近期有武汉经历的输入性病例。由于青海地广人稀,点多面广线长,基层医疗卫生力量薄弱,人员流动频繁,春节后将面临更频繁的人员流动,疫情输入性风险进一步增大,防控处置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匡湧表示,下一步,青海将进一步强化属地责任,把疫情防控处置关口前移,坚决做到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全面升级查控措施,采取最严的措施、最硬的举措、最强的管控,做好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入口查控工作,实施网格化、地毯式摸排管控,严格做好节后回青人员隔离工作,做到不漏一人;同时,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全力保障救治药品、检测试剂、消毒物品、防护用品、生活必需品等物资储备供应,对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散布谣言等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手软。
同时,青海将坚持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思想,以省级领导带头包点、包片、包面,深入一线与人民群众共患难,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相信群众,齐心协力织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网络,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处置阻击战。同时,一手抓疫情防控处置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把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确保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在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摘自…【详细】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详细】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 8月27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关部门获悉,柴达木盆地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格尔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标志着该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境内,是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