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西宁1月22日电(蒋莹 谢莉蓉 朱毅然)青海高原最东部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山谷相间,峭壁陡立,黄河流径其中,一条公路在山脚下沿河蜿蜒。这里海拔2200米,从空中俯瞰,山脊犹如刀片一般,因而这片山地在当地俗称“刀片梁”。
王清波是国网青海检修公司海东运维分部输电运维班班长,与他同行的是班组工作负责人王富武和班组成员李积恩、钟世明。春节临近,今天他们要开展330千伏公官I线、II线节前排查及登塔检查消缺工作。
“山坡上碎石土粒多,路滑危险,大家切记一定注意安全。”山脚下,王清波向班员们强调。已运维这条线路六年半的王清波虽然有着丰富的经验,但仍然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每次出门和上山前都要对班组成员再三叮嘱。
四人排成一列开始爬山,王清波拿着一把铁锹在走在最前,眼睛紧盯着脚下,身形瘦小的王富武背着一个大大的工具包紧随其后。以前巡线踩出的路已被风雨吹刷的不见了痕迹,他凭着经验探寻上山的最佳路线。越往上爬,山体越陡越滑,王清波拿铁锹在山坡上铲出一个接一个的小坑,制造可以安全下脚的地方,他们身体重心靠向山体一侧,一步踩稳了再迈下一步,小心翼翼地前进着。这样的山路走过了千百遍,他们已经基本了解了这里的石头和岩土的脾性,能准确判断踩哪个位置是安全的,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不敢有丝毫大意。
这条线路起自黄河上游大型水电站公伯峡水电站,跨越高山深谷,止于青甘两省交界处的750千伏官亭变电站,共有三回线路,是公伯峡水电站最重要的电力外送通道。
“爬过这条河道就到最险要的地段——‘刀片梁’山脊了,大家在这儿稍微休息一下,喘口气。”半山腰处是一条从山上延伸而下的长长的季节性小河道,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王清波停下脚步说。
四人找了个安全稳当的大石头坐了下来,喝了两口水。经过几分钟短暂的休息后,四人起身继续往上爬。
“刀片梁”的山脊路面狭窄,最窄处还不到二十公分的宽度,两侧都是陡峭的山坡悬崖,这也是他们巡线检修的必经之路。四人全神贯注地盯着脚下的路,踩稳每一脚,迈实每一步,经过二十分钟顺利通过了山脊。然后,继续向铁塔所在的更高的山头迈进。在长期的工作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上下山路时不聊天,集中精力走好脚下每一步路,防止脚下打滑发生危险。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攀爬,他们抵达山顶。远眺山下,黄河两岸群山绵延浩瀚,浑黄壮阔的母亲河在此处却是清碧秀丽、碧波粼粼,温婉缠绵在高山峡谷间,既不奔腾也不咆哮,呈现出一幅雄浑壮丽的天地大画。
面对如此壮美的风景,四人却不敢驻足欣赏,一天的巡线检修任务重、时间紧,并且下山的路比上山更难走,所以大家都无暇吃饭和休息,争分夺秒抓紧时间以最快的节奏和速度完成工作任务,确保天黑前安全下山。
在330千伏公关II线87号塔下,王清波向三名小组成员再次宣读明确工作内容和安全注意事项。王富武和钟世明麻利地穿好防护服,检查确认安全措施无误后开始登塔,爬到横担处,两人分别移动到两侧,做好保护措施,仔细检查塔上金具、构件、螺栓等的情况。发现有开口销丢失的便补装上,发现松动的螺栓便拿扳手紧固好。
塔下的王清波仰着脖子盯着塔上的两位兄弟,监护者他们的一举一动。
第一基塔检修完毕,塔上的两人下塔后,他们没顾上歇息,四人紧接着向下一基塔走去。
完成四基塔的检修巡视任务,已是下午五点钟,落日西沉。
“这一天大家都辛苦了,大家赶快吃点东西,充充饥,补充一下体力。”王清波从包里掏出了早上带来的大饼分给大家,四人就着水和榨菜吃了起来。
“吃完我们就抓紧时间下山,要不然待会儿天黑了下山会很危险。”王清波看了看时间,盯着日落的方向,语气中有点焦急和担忧。
“上山容易下山难”,他们找了一条就近的路下山,路况和来时一样艰险,王清波依然在前面开路,用铁锹铲出一个个安全的落脚点,带领兄弟们安全走稳每一步。
晚上十八点五十分,他们平安回到山下,第一时间给家人打电话报了平安,而后伴着夜色踏上了返程路。
在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摘自…【详细】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详细】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 8月27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关部门获悉,柴达木盆地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格尔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标志着该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境内,是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