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 推进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马振东

2020年01月19日09:40  来源:青海日报
 

省人大代表彭毛措、恩纳日乐、阿依相克丽就文旅融合发展交流讨论。
本报记者 马振东 摄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今年的全省两会上,“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受到代表、委员的关注。“拓展舆论阵地、深化文化改革、传播青海声音”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翻开2019年全省文化工作的绚丽长卷,亮点闪耀,催人奋进。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两弹一星”奉献精神、慕生忠开路精神等5堂高原精神情景式宣讲反响热烈,《代号“221”》等影视精品热播,从历史深处展示了青海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激荡起以新青海精神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文化改革

  迸发无限活力

  2019年,紧紧围绕文化事业产业全面发展,我省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产品数量质量不断提升,为创造高品质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省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呈现出百花争艳、百舸争流的喜人景象,充分展示了青海文化形象、传播了青海声音。先后培育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家、青海省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103家,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达30万人以上……

  改革的大潮汹涌澎湃,全省文化创新创造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文化事业蓬勃向上、文化产业蒸蒸日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局面。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是驰名中外的热贡艺术发祥地和安多地区的藏文化中心。依托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契机,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热贡艺人和知名文化企业,形成了以唐卡、堆绣、藏戏等为主的热贡文化产业群体,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

  对省人大代表、同仁县县长罗富贵来说,如何更好地发扬与传承热贡艺术文化是他在本次两会上最关注的议题之一。

  他说:“下一步我们将利用区块链技术推动同仁县文化产业发展,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对文化产业内容从确权、监控到取证、存证、在线争议解决的一站式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与此同时,同仁县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将以独特的热贡文化为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融合发展,以此更好地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百姓收入。

  文旅融合

  创造无限可能

  文化旅游融合以来,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青海文化旅游工作开启了新的征程。自2016年以来,财政累计投入文化产业和旅游发展引导资金15.84亿元,省文化和旅游厅分别与9家省内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多家景区与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开发协议。2019年前三季度,省内各金融机构为文化和旅游相关产业贷款余额达到47.43亿元,比2018年底增长33.98%。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冬春旅游、冰雪旅游,串联旅游景点,延展精品旅游线路,确保旅游总收入保持20%左右的增速。推进循化撒拉尔水镇、泽库和日景区、兴海唐蕃古道景区等项目建设,鼓励引导研发大众化文创产品。承办全国文旅产业大会和全国文旅消费工作现场会。处理好重点景区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积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探索开展生态体验、生态认知、生态教育等旅游方式。

  省人大代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韩海珍希望通过两会呼吁,循化县特色文化保护上能够进行整体规划,让特色文化与旅游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文化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加大对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对重大文化品牌活动进行顶层设计。

  同韩海珍代表一样,省政协委员尼玛江才也建议加大对石刻、岩画等三江源文化遗存资源的研究挖掘力度,倾力打造引领性文旅示范项目,全方位、多渠道支撑博物馆持续运行,着力彰显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效应。

  深度融合

  助力脱贫攻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2019年我省举办文化旅游节、央视“魅力中国城”青海节目展,祁连县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继青海湖、茶卡盐湖之后,唐道637、西宁熊猫馆、袁家村·河湟印象等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伴随着我省文化旅游如火如荼的发展,那些曾经“藏在深闺人不识”的小村、小庄,如雨后春笋般在山坳间“火”了起来,迅速成为吸引省内外甚至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景点,成为青海旅游的新经济增加带。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9年民航旅客年吞吐量突破800万人次,连续4年实现每年百万量级增长,旅游人次突破5000万大关,旅游总收入增长20.4%,曾经“遥远的地方”不再遥远,青海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从远销海内外的青海特色文化产品,到百姓家门口的非遗就业工坊,我省一些地区依托民间手工艺等文化资源,将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与农牧民脱贫相结合。2019年11月30日,在全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会上,我省6家“青绣”企业被确定为首批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这6家省级“青绣”扶贫就业工坊,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不断拓宽农村妇女就业渠道,增加贫困群众就业途径,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学习传统技艺,有效促进贫困家庭就业,实现了家庭年收入2.5万元以上的目标,为保护传承弘扬我省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居家就业,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省人大代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铜普镇察汉诺村村民李木日其力说,近年来随着茶卡旅游的火爆,不少村民都因此收益,原本自家做的传统刺绣、盐雕等装饰品都成了外地游客眼中的“香饽饽”。她提议政府应当加强对民间手艺人的扶植力度,同时多办培训班让更多人学习传统手工装饰品制作技艺,更好地发挥文化旅游在扶贫、就业上的重要作用。

  和李木日其力一样,省人大代表恩纳日乐、阿依相克丽的家乡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和大柴旦行委柴旦镇马海村也因文化旅游的兴起而受益——中航农业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根据大柴旦近年的旅游热潮,出资5万元为马海村在大柴旦翡翠湖景区购置摊位,使村里每年都能在旅游旺季收获租金,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添了“造血”能力。

  乌图美仁乡特色文化旅游小镇的新建也让这个地处偏远的乡村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通过政府引导,把我们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向更多的游客展示出来,继续开发富含民族文化元素的手工艺品,将有助于带动家乡旅游业的发展,相信乡亲们在致富的道路上也会越走越快。”恩纳日乐说。

(责编:陈明菊、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