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施易地搬迁,泽库县1.68万名贫困户搬进了新居。
青海日报记者 刘伟 通讯员 王志青 摄
拉格日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图为有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集中放牧的草场。资料图片
凝聚共识,筑梦前行!2020年全省两会,脱贫攻坚成为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翻开“战报”,贫困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全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在省人大代表、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县长更智才让看来,这是齐心合力、攻坚拔寨的必然结果。刚刚过去的一年,泽库县干部群众以昂扬的状态、十足的干劲,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完成9个贫困村退出,718户2566人脱贫任务,脱贫攻坚连战连捷,至此,全县26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
一
1月17日中午,结束当天上午会议议程的更智才让,顾不上休息,一头扎进房间修改发言稿。房间内不大的写字台上,会议资料、草稿纸堆得满满当当。“这些建议凝聚着基层群众的声音,每一条都经过了长时间的‘精雕细琢’,为了充实内容,这两天电话都打了几十个,这不,刚和产业园区的同志通完电话。”
眼前这位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实干家”的藏族干部,肤色红黑,快人快语,说话间透露着草原汉子豪爽的性格。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摘帽’之后,除了充分利用省州的支持保障政策,我们还要积极发展有机畜牧业,最大限度做强优势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诚然,连续12年通过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证,有机牦牛、藏系羊可追溯体系走在全省前列,招商引资成果丰硕……近年来,泽库县畜牧业实现历史性跨越,这是更智才让引以为荣的地方。
“除了畜牧业,泽库县几乎没有什么产业优势,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这也将是我们的主导产业。这些年,泽库县通过推广拉格日模式,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县已打造生态畜牧业合作社64家,建成37家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养殖基地,入社群众达到3万多人。”
“但是在产业化发展进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更智才让眉头紧锁。
“农牧民文化层次低,合作社管理技术人才紧缺,运行能力不强,新技术、新科技成果转化缓慢,产品精深加工能力缺乏,附加价值不高,畜牧业综合效益无法真正体现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制约着产业化发展。”
他接着说道:“在今年的两会分组讨论中我也提出,希望从省级层面在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出台相关意见。去年,泽库县农业产业园成功列入国家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希望相关部门在产业园区后期建设中加大资金投入,给予一定的帮扶,推进园区创建工作。”
二
随着一阵手机铃声,谈话又一次被打断。“你好李局,怎么,你也想打听点两会上的好消息吗?”更智才让接通电话,笑着说道。
“是啊更县,这几天在手机上看到两会消息,就想了解一下咱们泽库县的情况,你的建议提了吗?代表委员们怎么看?”说话的是泽库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李宏涛。
“当然要提,全省两会一年一次,这个机会可不能错过。我的建议包括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加大产业发展支持力度、解决编制少人员不足等实际问题,建议一经提出,大家就表示赞同,希望今后能够对深度贫困地区给予更多的支持。”
“更县,你这些建议都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缺资金、缺技术、缺致富带头人,这些一直都是我们发展的短板,下月初,省上就要对我们脱贫摘帽进行第三方评估验收,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啊!”
更智才让说道:“时间是有点紧,但我们要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以良好的状态、优异的成绩迎接第三方评估检查。脱贫摘帽并非终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巩固脱贫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面对新的历史使命,泽库必须拿出更大的决心,付出更多的努力。”
“的确是这样,过去我们通过扶贫模式,让贫困户增收致富,下一步我们要让合作社实体化,为‘空壳村’注活力,实现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村里有了集体收入,才能培育产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是的,脱贫攻坚,合民心顺民意,现在已经到了最吃劲的时候了,越到这个时候越要咬住牙关,把这些硬骨头啃下来,这也是检验我们干部队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试金石。”
县长与局长你一言我一语,聊得十分投机。
三
决不让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户掉队。这是泽库县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数万草原儿女的深切期盼。一年来,泽库县拿出“绣花”功夫,实打实地推动精准扶贫任务落细落小落实。
“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按期脱贫摘帽,然后巩固提升,这些工作,不拿出来一点泽库精神是做不好的。”不论是作为省人大代表的建议,还是与李宏涛的对话,“泽库精神”多次被更智才让提起。说起脱贫攻坚,他有着太多的感悟。
过去一年,更智才让压力可不小。在地方财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小财政办大民生” 对一个贫困县来说,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实属不易。
2019年,泽库县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16亿元,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光伏扶贫、产业到户、村集体经济发展、雨露计划等重点扶贫项目,通过一系列扶贫项目的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跟进补齐,住房安全得到保障,民生保障全面覆盖。
就在不久前,记者深入泽库县采访,在位于县城周边的东格尔安置小区,一排排崭新的藏式民居令人印象深刻。而对这些易地搬迁户,更智才让考虑更多的则是 “搬得出,还要稳得住”,怎样不断拓展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做好后半篇文章。
当前,自然条件恶劣,高寒缺氧、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等等不利因素,仍是泽库人面对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脱贫难,巩固更难,脱贫攻坚任重而道远。
“下一步,我们将集中精力做好巩固提升这篇文章,通过基层组织建设,在发展村级产业、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上下功夫,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进一步增强牧民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以决战决胜的意志决心,坚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仗。”
“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曾经的梦想已开始逐步实现。如今,在新的使命召唤中,泽库正汇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奋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步履铿锵、旌旗如画。
在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摘自…【详细】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详细】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 8月27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关部门获悉,柴达木盆地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格尔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标志着该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境内,是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