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看青海|“家长里短”事 “加减乘除”办 原标题:青海西宁市城西区文汇路街道办提升服务质效 “家长里短”事 “加减乘除”办(民生改善在身边·完善基层治理) “我被困在电梯里4个多小时,可开发商、物业都拒绝赔付。你给我个公道,实在不行我就去法院起诉。…
人民日报看青海|青海加快推进“1+6+N”教育数字化发展体系 原标题:青海加快推进“1+6+N”教育数字化发展体系 本报西宁2月24日电 (记者贾丰丰)日前,青海省教育厅印发《青海省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今年青海要初步建成教育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完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教育试点区和示范校。 意见在机制创新方面提出“1+6+N”青海教育数字化发展体系,即:建强用好一个智慧教育平台体系;开展六大行动,提升全省教育数字化发展水平,有效支撑教育强省建设;以分阶段、分区域实施的方式,建设N个智慧教育试点区和示范校。…
人民日报看青海|眼下有经济效益的水电站,为什么要关停? 原标题:眼下有经济效益的水电站,为什么要关停?(干部状态新观察·践行正确政绩观) 编者按: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是“竭泽而渔”还是“泽被后人”?如何看待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这道考题考验着各级领导干部能否践行正确政绩观。…
人民日报看青海|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污水系统治理 本报西宁2月18日电 (记者贾丰丰)日前,记者从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近年来,青海通过开展住建领域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三年行动和城乡垃圾污水整治提升、城镇污水管网安全运行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建立全省生活垃圾填埋设施、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和渗滤液处理设施台账,完成城镇污水管网清淤疏通,城市县城污水处理厂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城市县城垃圾污水处理体系实现转型升级,城乡生活垃圾污水系统治理能力逐步提升。 2024年,青海围绕加快推动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污水系统治理,建成投运6个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2座生活垃圾焚烧厂,新增生活污水日处理规模15.9万立方米,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6.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8%。…
人民日报看青海|戈壁深处绿能澎湃 原标题:青海德令哈市加快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戈壁深处绿能澎湃(经济新方位·县域经济观察) 图为青海中控德令哈50兆瓦光热电站。德令哈市委宣传部供图 初春的柴达木盆地,气温仍在零下徘徊,但位于盆地北缘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却是一派热气腾腾的繁忙景象:单体规模最大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加紧建设、全省首个绿电制氢项目蓄势以待、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机器轰鸣……近年来,德令哈市利用自然资源禀赋,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人民日报看青海|“浙江援青”让海西州人民生活上台阶 原标题:把医疗技术、教育资源、文化项目带上高原——“浙江援青”让海西州人民生活上台阶 今年是浙江省对口援助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第十五年。15年来,一批又一批援青干部扎根高原,一个又一个援青项目落地海西,“浙江援青”的标志随处可见。…
人民日报看青海|守高原站点 测气象数据 原标题:守高原站点 测气象数据 可可西里无人区边缘、长江源头沱沱河畔,青海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春节期间,镇上的沱沱河气象站清晨已灯火通明。…
人民日报看青海|三江源区湿地面积已达近5万平方公里 原标题:三江源区湿地面积已达近5万平方公里 本报电 (记者贾丰丰)记者近日从青海省林草局获悉:青海省三江源区湿地面积已达近5万平方公里,生态系统功能稳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十四五”以来,青海省累计投入资金4.97亿元,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106项,高质量推进三江源、青海湖两处湿地类型国家公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