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看青海|种辣椒 促增收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把辣椒种植作为富民增收产业来抓,逐步走出了一条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新路。图为循化县清水乡下滩村村民正在晾晒新采摘的辣椒。…
人民日报看青海|三江源地区发现新物种玉树管鼻蝠 本报西宁11月12日电 (记者乔栋)记者日前获悉:科研团队在地处长江源头的青海省玉树市发现一蝙蝠科管鼻蝠属新物种,并根据发现地命名为玉树管鼻蝠。 管鼻蝠是一类树栖型蝙蝠,是蝙蝠科中第二大的类群,主要分布于亚洲和大洋洲温暖和湿润的森林地区。…
人民日报看青海|海东市乐都区秋景如画 原标题:秋景如画 近年来,青海省海东市在水土流失治理、河湖保护、国土绿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巩固改善。2023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4.9%,黄河出省断面水质达Ⅰ类。…
人民日报看青海:从一个主导产业看西宁市湟中区乡村活力 原标题: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80%以上的乡镇形成了1到2个特色主导产业 从一个主导产业看乡村活力(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湟中区东花园村村民在采收蔬菜。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核心阅读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人民日报看青海|青海有机草原监测面积突破3亿亩 原标题:青海有机草原监测面积突破3亿亩 本报西宁10月22日电 (记者贾丰丰)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目前,青海省有机草原监测面积已突破3亿亩,占全省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50.3%,建成5个全国有机农畜产品(牦牛、藏羊)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面积达128.19万亩,为高质量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打下坚实基础。 自2021年启动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工作以来,青海持续推动农牧业绿色转型。…
人民日报看青海|海东市互助县火焰蔘丰收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依托海拔高、日照长等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有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图为近日,东和乡黑庄村村民正在采收火焰蔘。…
人民日报看青海 | 秋至祁连山 原标题: 秋至祁连山(大地风华) 9月上旬,我从西宁城起身,一头扎进了祁连山腹地。此时,盛大的秋天已经来临,我亲见了一场属于高原的天地大美。…
人民日报看青海 | 塔拉滩的“光伏+治沙”新模式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通过开展营造防风林、退牧还草等一系列生态治理项目,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比大幅下降,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根本性转变。图为共和县塔拉滩光伏基地,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已经投产。…
人民日报看青海 | 小龙虾在高原安家 在第五批援青干部的牵线搭桥下,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与相关省份科研院所合作,引入专家帮助解决小龙虾在3000米高原的生存、繁育难题,培育出适应高原生态的“二代”寒地小龙虾。8月,该县沙柳河养殖基地小龙虾实现首次开捕并上市销售,为当地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