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艾”发声 与爱同行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青海省红十字会以“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为主题举办“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市民防治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怎样可以预防艾滋病?” …… 在西宁市城东区中惠万达广场,各基层红十字会设置了药膳茶饮铺、草药香囊铺、中医康复体验铺等多个区域,以畅游集市的形式,通过丰富的活动和互动体验,让来往市民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在抵御艾滋病方面发挥的一定辅助作用。…
青海的乡村振兴啥进展?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 人民网西宁11月27日电 (记者杨启红)全年青海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871万亩,其中,粮食459万亩、油菜222.5万亩;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8.64万亩……11月25日至27日,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靳生寿关于《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一年来,青海整合衔接资金、财政支农资金、中央预算投资93.72亿元,实施产业项目1099个,将衔接资金的64.5%投向25个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补短板促发展项目10大类385个,稳步提升区域发展水平,逐步缩小差距。…
青海循化:冬小麦长势喜人 冬意渐浓,在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绿油油的冬小麦却长势喜人。放眼望去,数万亩冬小麦出苗后的浓浓绿意为高原冬日的苍凉带来了新的希望,成为了黄河岸边一道绿色的风景线。…
西宁地下综合管廊怎么建?怎么管?最新法规明确了 人民网西宁11月28日电 (记者杨启红)11月25日至27日,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查批准了《西宁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将对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集约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供法治保障。…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黄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人民网西宁11月28日电 (记者杨启红)11月25日至27日,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审查批准了《黄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人兽冲突有新规!《玉树藏族自治州野生动物保护条例》获批准 人民网西宁11月28日电 (记者杨启红)11月25日至27日,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审查批准了《玉树藏族自治州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青海黄南:从活着的历史文化名城深耕文旅融合 黄南,被誉为“梦想成真的金色谷地”,是青海省重点历史文化旅游地区之一。 2014年黄南被列入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核心区; 2017年黄南州入选国家首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成为青海省唯一入选的试点城市; 2019年,被国家文旅部批准为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 …… 在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总体布局中,黄南州放大“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州”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自然与文化“双生态”价值,聚焦“高质量打造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东南门户”的战略定位,构建青海东南片区的“服务门厅、生态客厅、文化展厅”。…
湟水河水清岸绿再添法治保障 人民网西宁11月27日电 (记者杨启红)湟水河是黄河上游重要的一级支流,是青海省城镇最集中、人口最密集、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以全省2.2%的国土面积承载了近60%的人口和产值。湟水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事关沿湟各族人民的福祉,事关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继2024年5月,青海省人大常委会修订颁布《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后,于11月25日至27日召开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审查批准了《西宁市湟水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