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要扎根生活、提炼生活(新语·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展现生活的目标和方向、表达精神上的向往,让观众感到温暖、看到希望,这是现实题材影视创作天生担负的使命 接拍电视剧《江山如此多娇》后,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在表现宏大主题的同时,如何让剧集好看?这是现实题材扶贫剧普遍面临的课题。戏剧需要冲突,需要塑造人物,需要紧扣人心的故事。…
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评价导向 近日,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切实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全面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为关键 《评价指南》从县域、学校、学生3个层面提出了具体指标,以学生发展为基础,彼此协调、相互衔接,从不同维度对义务教育质量进行评价,构成系统的评价体系。…
这是教知识,还是教套路(会后探落实·四问校外培训②) 核心阅读 当下的校外培训市场,不同程度地存在应试、超标、超前培训等问题。“唯分数论”的教学方法、包装出来的名校师资……种种套路,让培训内容偏离了教育的目标。…
用脱贫攻坚事例讲好思政课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善用“大思政课”(思想纵横)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
学史力行,为人民办实事谋福祉(评论员观察) 回望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奋斗岁月,能真切感受到共产党人感天动地、无穷无尽的信仰力量 有没有提高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福祉的本领,有没有提高治国理政、破解难题的能力水平,检验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 平凡人,普通事,一旦以纯洁信仰、高尚追求为精神底色,就有了非凡的意义。有这样一位革命战士:他是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说少干多,淳朴憨厚,从不推诿开荒、烧炭这样的苦活脏活累活,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爱人民所爱 美民族之美(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人物小传 胡松华,1930年12月生于北京,男高音歌唱家。1949年毕业于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历任中央民族歌舞团艺委会副主任、合唱队长,中国交响乐团一级演员。…
深刻把握学习重点 全面了解光辉历程(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本报重庆3月18日电 (记者崔佳)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宣讲报告会18日上午在重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主持报告会,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国社科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姜辉作宣讲报告。…
青海师大千余名学生将赴一线进行顶岗支教实习 3月15日,青海师大举行2021年顶岗支教实习出征仪式,欢送即将赴基础教育一线进行为期半年顶岗支教实习的1097名同学和34名老师。 青海师大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展顶岗支教实习13年来,学校一直非常重视顶岗支教实习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顶岗支教实习现已成为学校靓丽的名片和最具特色的常态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