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市高原特色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條例》實施發布會召開
2025年10月30日16:20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人民網平安10月30日電 (甘海瓊、實習生馬司宇)10月30日《海東市高原特色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發布實施。該《條例》的正式發布實施標志著海東市在“依法治種、依法興種”的道路上邁出堅實一步,為高原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法治基礎。

發布會現場。實習生 馬司宇攝
海東市是青海省乃至全國重要的種質資源富集區、供種區和保障區。全市擁有各類農作物品種資源20種、2000多個品種,農作物制繁種面積達30萬畝,佔青海省總量近50%。其中,雜交油菜供種覆蓋我國北方春油菜種植區的80%以上,並出口至“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青薯9號”馬鈴薯推廣面積位居全國第一。平安區、互助縣被認定為全國種業大縣,平安區還被認定為國家油菜“夏繁”基地。制定《條例》旨在系統保護、高效利用這些珍貴的戰略資源,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種業振興行動,助力海東市建設青海省種業振興樣板市、打造全國“北繁”高地。
《條例》共六章三十一條,遵循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原則,在深入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而成。內容涵蓋了總則、種質資源收集與保存、繁殖與利用、科技研發與推廣、法律責任及附則,構建了全鏈條的保護與利用體系。《條例》明確了保護范圍、主管部門職責,並對種質資源的普查收集、登記保存、基地建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等關鍵環節作出了具體規定,設立了相應的法律責任,為種質資源保護工作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和行為規范。
《條例》的全面施行,將為海東市從種質資源大市向種業產業強市跨越提供強大的法治引擎,為保障區域糧食安全和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注入新的強大動能。
(責編:楊啟紅、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人民建議︱串聯散、小景點 打造西寧南旅游大環線
- 近日,有群眾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建議青海打造西寧南旅游大環線。該群眾建議,西寧南(方圓100至200公裡范圍內)有許多景點,比如塔爾寺、拉脊山口、宗喀拉則、群加國家森林公園、崗山秘景、沙索麻村觀景台、夏瓊寺、德吉村、昂拉千戶、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貴德地質公園、清清黃河、龍羊峽、日月山等,完全可以用“大環線”的方式去組建成較系統的旅游線路,以大景點帶小景點,組成整體的旅游資源,優化景區“散、小、亂”的格局,加強宣傳推廣,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建設一批露營地、餐飲住宿設施,優化交通路網,豐富和充實旅游景區文化內涵,定能收到像“青甘大環線”等一樣的整體旅游觀光效果,能更有效地促進青海旅游產業發展。…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