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滾動新聞

“身入”更要“心入” 破解“水土不服”(縱橫)

張雙雙
2025年03月19日09: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著力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著力解決部分年輕干部在農村基層“水土不服”問題。

  初出茅廬的年輕干部,既有“一張白紙好作畫”的可塑性,也存在“有學歷沒閱歷、有經歷沒經驗”的短板。他們初入基層,面對復雜陌生的環境,一時難以適應,也是在所難免。對工作節奏不適應、對個人能力不自信、對鄉村生活不習慣、對前途發展不確定等因素,都可能成為年輕干部“成長的煩惱”。

  對年輕干部來講,基層是歷練成長的肥沃土壤,更是綻放青春力量的廣闊舞台。如何讓“書生氣”融入“泥土氣”,讓“外來人”成為“自家人”,答案就是腳下那一方水土。基層是最大的課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年輕干部適應基層、融入基層,既要“身入”更要“心入”,將知識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不斷淬煉自身的信念、能力、心態,打開自身成長的廣闊天地。

  95后村支書張桂芳,創新思維,請畫師為村庄繪就“彩虹牆”,讓家鄉一夜之間火遍四方﹔“新農人”李陽,返鄉后引入無人機植保、智能灌溉系統,為千畝農田插上科技翅膀﹔碩士研究生萬雅文,畢業后扎根鄉村,以自身所學發展村級產業,助農增收,成為時代洪流中的青春“后浪”。根據年輕干部專業、性格、愛好、閱歷等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安排崗位、布置任務,幫助他們找到用武之地,充分發揮其敢創新敢嘗試的優勢,能夠幫他們拔節生長,在實踐中實現價值。

  破解“水土不服”絕非簡單適應環境,需從組織培養、機制優化等多維度綜合施策,多下繡花功夫。對年輕干部的崗前培訓要增加方言、民俗、基層矛盾調解等實用課程,避免“課本化”培訓﹔安排經驗豐富的村干部作為實踐導師,傳授更有針對性的群眾工作方法﹔搭建跨區域年輕干部交流社群,共享“駐村攻略”﹔對初到基層工作的年輕干部給予充分的信任與關懷,做好“傳幫帶”,鼓勵、引導他們真正掌握“基層密碼”。

  讓年輕干部更好扎根,還要幫助他們減少后顧之憂。一方面,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大力糾治“重重考核”“重復報表”等問題,推動基層干部輕裝前行﹔另一方面,建立容錯與激勵機制,注重監督精准、撐腰鼓勁,持續釋放為干事擔當者撐腰的強烈信號。樹立實干實績導向,在選拔任用、評優獎先、教育培訓上向基層傾斜,打破基層干部成長“天花板”,把有潛力、有能力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讓他們在關鍵崗位上磨礪,在難事急事中強筋壯骨,鍛造出擔當有為的“鐵肩膀”。

  廣袤鄉村,大有可為、大有作為。年輕干部要主動融入鄉村生活,學會說土話、接地氣,經常走進田間地頭,力戒“做客”“鍍金”等不良心態,真正和農民說在一起、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腳踏一方水土,定能成就青春華章。

  (摘編自《湖北日報》,原題為《扎根水土才能破解“水土不服”》)

(責編:況玉、楊啟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青海省工商聯商會招商引資工作座談會召開
  人民網西寧3月14日電 (況玉)3月13日,青海省工商聯商會招商引資工作座談會在西寧市召開,會議圍繞深入貫徹落實全省“促就業、促發展、促團結”招商引資大會精神、奮力推進青海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旨在凝聚共識、共謀發展,搭建政商溝通橋梁,推動招商引資工作再上新台階。 招商引資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是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綠色轉型的“關鍵抓手”,更是促進就業增收、維護民族團結的“民生工程”。…
多方行動 淨出青海湖生態新畫卷
  人民網共和3月15日電 (顧斐菲)3月14日,“保護青海湖·我是志願者”——2025年春季“局地同行動,淨美青海湖”環境清潔聯合行動在青海湖景區演藝中心正式拉開帷幕。來自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共和縣青海湖民族寄宿制學校、青海湖義務生態管護員隊伍、國網海北供電公司等單位的300余人積極響應,齊聚於青海湖畔,共同為青海湖生態保護助力。…
2024-2025賽季全國冰壺錦標賽在青海西寧開賽
  人民網西寧3月16日電 3月15日,由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中國冰壺協會主辦,青海省體育局、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西寧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24-2025賽季全國冰壺錦標賽,在青海多巴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冰壺館正式開賽。 比賽現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