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一片草場的振興力量

余暉 程宦寧
2023年11月04日09:33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剪羊毛。治多縣國營牧場暨鹿場供圖

  長江源頭,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有一片遼闊的草場,成百上千的牛羊漫步於此,悠然自得的白唇鹿被人們精心飼養……

  “這裡平均海拔4800米,牧場草場面積1500公頃,鹿場草場面積7920公頃,現在養著1700頭牛、3000隻羊,還有390頭白唇鹿,職工(牧工)有68人。”治多縣國營牧場暨鹿場場長仁青才仁說。

  治多縣國營牧場暨鹿場始建於1963年。建場六十年來,一代代牧場職工發揚不畏艱辛的奮斗精神,肩負重任,堅守初心,為打造現代化高質量國有新牧場奠定堅實基礎。如今,牧場在不斷提高養殖效益、壯大發展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展現國企擔當,在積極幫扶當地群眾,為鄉村振興助力添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2年,牧場、鹿場上的虫草採挖點信號塔建成,為牧工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提供了穩定保障。同時,鹿場新建的生態示范養殖基地讓員工待遇得到全面提升。此外,牧場和鹿場全新配置的高清太陽能監控設備,又為草場生態修復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如今,在多方面合力之下,牧場的面貌已煥然一新。

  “得益於黨和國家的好政策,近年來,我們在畜、鹿特產和乳產品加工等方面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我們在堅持傳統畜牧業發展模式的同時,積極探索科學高效、綠色有機的養殖方式,科學規劃企業運營,定計劃、完目標,注冊了‘藏天賜’特色品牌,牧場及鹿場的特色產品從無到有,從數量到質量都發生了根本變化。”仁青才仁說。

  2021年4月,國營牧場所屬商鋪在縣城開業,進一步推進了企業轉型升級,拓寬了職工增收渠道。走進商鋪,肉制品、鹿茸產品、乳制品和牛羊絨紡織品等特色產品琳琅滿目,“牧場牛羊壯,還有養殖的鹿,為店裡帶來了豐富多樣的各類特色產品,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場長帶領我們做宣傳、跑市場,現在很多產品已經走向了青海省外市場,像自制的毛絨鞋墊,不僅本地人喜歡,還得到省外客戶的青睞。”銷售部經理朋措巴毛說。

  “作為國營企業,在牧場發展日新月異、效益不斷提升的同時,我們結合自身優勢,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通過各種方式關心、關注、幫助聯點村社及其他鄉村產業發展和牧民增收,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做出了應有貢獻。”仁青才仁說。

  近三年來,治多縣國營牧場暨鹿場對治多縣治渠鄉、索加鄉、扎河鄉、多彩鄉等4個鄉6個村112戶開展持續幫扶,努力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每年快到虫草採挖季,牧場就會組織脫貧監測戶人員,統一將他們安置在虫草採集管理處,並為他們在國營牧場暨鹿場區域提供免費採挖虫草幫扶,切實將“輸血式”幫扶轉變為“造血式”幫扶。

  同時,牧場還拿出額外資金,定期走訪慰問困難群眾,並通過入戶詢問,了解監測戶生產生活情況及政策落實、產業到戶情況,為村民發放幫扶資金和生產生活所需用品。

  “2023年5月23日,幫助治加村脫貧監測戶10人,虫草採集管理費用每人800元,合計8000元,村民尕鬆文毛虫草採集期純收入10800元……”仁青才仁翻看著桌上厚厚一沓幫扶台賬,表格裡的一串串數字都是他和牧場同事心所想、行求效的實踐成果。

  “每到一處,我們都會召開簡短的幫扶會議,整理監測戶信息台賬,明確幫扶對象,並根據實際情況逐一填寫幫扶表。家庭情況、家庭成員、幫扶措施、幫扶成效等,每一項都要准確如實記錄,確保幫扶到位,見到成效。”仁青才仁說。

(責編:況玉、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