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上半年GDP增長6.8%!穩中更有進,青海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

——寫在青海省委第十四屆四次全會召開之際

何勇 喬棟
2023年07月21日15:22 |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小字號

6.8%!

7月19日青海省2023年經濟半年報新鮮出爐,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今年上半年,青海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8%,高於全國平均增速1.3個百分點。

“一季度實現‘開門紅’,二季度延續恢復態勢。”

“綠色發展勢頭強勁,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今年以來,青海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批示指示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聚力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產業“四地”,全省經濟穩中向好、持續恢復。

從河湟谷地,到三江源區,從海拔最低的東大門海東,到雪山高聳的玉樹,在青海72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各族群眾、各行各業,處處煥發生機與活力。看,綠色有機農牧業展鏈、強鏈,鹽湖產業發軔用力、突破‘卡脖子’,奮力書寫擔當﹔聽,青海湖面湟魚奮力一躍濺起了水浪,祁連山下游客人頭攢動、縱情山海的歡樂聲﹔聞,西寧夜市的網紅餐館飄出的香氣與煙火氣……

錨定“四地”建設,前行信心愈發堅定

7月20日,青海省西寧市國際會展中心高朋滿座。作為青海每年舉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最受矚目的經貿活動,青洽會已經走過二十多個春秋,成為青海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的縮影和見証。

——萬商雲集,一場場盛會熱鬧非凡。

舉辦國際生態博覽會,舉辦了“實現生態產品價值、打造生態文明高地”主旨論壇、2023生態文明國際交流合作論壇、電子商務綠色發展大會、科技創新支撐生態文明高地建設論壇及開放日活動,一場場“主場”高規格會議,上半年,奮進青海步履不停。

青洽會一角。

巴塘草原上,天似穹廬,成群牦牛和藏羊分布其間。“我們用3年時間給玉樹州畜牧業做了一個“手術”,我們要追求的不僅僅是數量,更重要的是質量和效益。”玉樹州農牧科技局局長才仁扎西躊躇滿志。

——制定標准、優化品種,有機綠色農畜產品輸出地正在加速形成。

巴塘草原掠影。

牦牛逐漸退化,出現了毛色不純、個頭矮小、牛角畸形等特征,牦牛整體質量下降……彼時,作為農畜產品“名片”的牦牛產業一度面臨瓶頸。玉樹州通過推廣優秀畜種串換、舉辦牦牛藝術節、扶持家庭牧場和生態畜牧合作社的辦法,輪牧輪休、保護草場,既增產增收,又保護生態環境。

——強化基礎、打造品牌,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日益彰顯。

8月的青海,是“醉美”時節。在共和盆地間蒼擎廣袤中俯拾青唐遺珠,隔山而望,青海湖宛如一塊巨大的藍寶石,鑲嵌在這片高原土地。以此為“芯”,門源花海,如同大自然鋪在人間的金色巨毯﹔向西而行,天空之境的夢幻中,在剔透與藍暈中尋望過去﹔在翡翠湖,自然礦坑形成了五顏六色的湖泊,水上雅丹,大陸高原上與水面的獨特碰撞﹔在U型公路馳行,體驗起伏人生。10年來,青海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生態旅游業正逐步發展成為現代服務業龍頭之一,全省累計接待游客3.1億人次,旅游收入3182.12億元。

門源花海。

7月1日,青海省格爾木市一液態空氣儲能項目開工建設,項目儲能功率為6萬千瓦,儲能電量為60萬千瓦時,2024年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液態空氣儲能領域儲能功率最高、儲能電量最大的項目。

——科技引領,項目支撐,世界級鹽湖產業和清潔能源基地不斷擴容。察爾汗鹽湖廠區廠房鱗次櫛比,鹽田綿延數百平方公裡,5G+採鹽船游弋於鹽田間,儼然一幅蔚為壯觀、充滿活力的現代工業場景。“我們通過對鹵水提取深加工,實現對鹽湖資源“吃干榨盡”。從最初單一鉀肥資源開發,到如今實現鉀、鈉、鎂、鋰、氯五大產業集群發展,不斷提高生態資源高附加值。”青海鹽湖工業股份公司副總裁王盆存介紹。

“穩”字當頭,夯實民生福祉

“對青海來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牽動全局的工作,要堅守人民情懷,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受發展基礎、發展條件制約,青海實現共同富裕任重道遠,必須知重負重、迎難而上,把加快補齊民生短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陳剛說。

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以穩促進、以進固穩。青海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實干,推動經濟在“穩”與“進”的良性互動中邁出高質量發展步履。

“注冊登陸之后,點開這裡就可以查詢就業創業的相關政策、信息。你看,還可以從這裡看到招聘會的相關信息,用手機了解這些,真的很方便!”在西寧市城北區人民政府行政服務中心一樓就業社保服務大廳2號窗口,工作人員劉雅琦一邊幫市民劉長海用他的手機下載“青海人社通” 應用軟件(APP)一邊介紹軟件中的內容。

青海省海東市開展“穩定就業”專項行動。

今年以來,青海省委省政府相繼出台系列穩就業政策,如實施助企紓困穩崗,推進重點企業用工服務保障,促進高校畢業生、脫貧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就業幫扶,推動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增收等,建立統一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平台,穩就業政策效果持續顯效。

——上半年,青海省城鎮新增就業4.11萬人,農牧民勞動力轉移就業81.92萬人,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就業率91.8%。

今年,得知村裡人開始進行規模化飼草燕麥種植,並且有相關的政策扶持后,黃南州同仁市日秀瑪村村民夏吾加果斷結束了在外務工的生活,回村入股加入了合作社。“不用外出,可以照顧老人小孩,算下來每天還有150元的收入,一年下來5萬多元,要是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咧。”夏吾加興致勃勃地向記者算了一筆賬。如今,“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已成為黃乃亥鄉日秀瑪村振興鄉村經濟的新路。

——上半年,青海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7元,同比增長5.3%。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05元,增長3.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65元,增長7.8%。全省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250元,同比增長18.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3457元,增長18.6%﹔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6809元,增長15.6%。

“一碗炒炮仗、5個烤餅。”游客購買的聲音此起彼伏。日前,西寧市城西區的市民把唐道夜市作為下班后娛樂休閑的“深夜食堂”,而外地游客則把這裡作為來西寧旅游的“打卡點”之一。游客吃著各種美食,喝著冰涼爽口的啤酒和飲料,享受夏日夜晚的涼爽愜意。

西寧夜市。

——上半年,青海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5.79億元,同比增長12.8%,增速較一季度提高9.2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提高20.4個百分點。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415.72億元,同比增長12.8%﹔餐飲收入40.07億元,增長13.2%。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前期受到抑制的服務需求持續釋放,接觸性、聚集性服務業加快回升。

聚集“新”、厚植“綠”,推進高質量發展

“一旦與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失之交臂,必將錯過整整一個時代。我們必須順應時代潮流,立足青海優勢特色,借船出海、借梯登高,用好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為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激發新活力。”

“隨著生態文明高低、產業‘四地’建設加快推進,水豐、光富、風好、地廣的自然稟賦越來越凸顯其巨大潛力,昔日的發展劣勢,已經成為青海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我們必須順勢而為、乘勢而上,著力把青海高原資源能源優勢變成產業優勢、經濟優勢。”

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進”的勢頭更加強勁。在兼顧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中,青海以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為根本遵循,“進”的空間在拓展,“綠”的底蘊在厚植,經濟結構更加優化。

推動智能改造,催生產業新動能。上半年,青海省工業優勢產業保持增長,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0.7%,裝備制造業增長84.2%。特色優勢產業中,新能源產業增加值增長1.3倍,多晶硅、單晶硅產量分別增長4.4倍、1.8倍,計算機通信、化學纖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160.7%和84.3%。

強化基建投資,完善產業鏈條。4月22日,隨著750千伏魚卡至托素Ⅱ回輸電線路的試運行開啟,聲聲清脆的電流聲,打破了清晨的寂靜……這條輸電線路正式投運后,標志著青海西部750千伏電網“8”字形堅強骨干網架全面建成。

技術突破瓶頸,帶動循環發展。3000噸金屬鋰生產線、萬噸磷酸鐵鋰級正極材料和萬噸6微米動力鋰電銅箔投產……如今,鹽湖產業打造的是綠色循環發展的產業集群,資源開發由價值鏈低端向價值鏈高端轉變。

農業“源頭”發力,助力鄉村振興。初步建成“育繁推一體化”的青海現代種業科技創新模式,油菜雜交育種水平國內領先,“青雜”系列16個油菜品種在全國80%以上春油菜產區推廣種植,並輻射到哈薩克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青雜12號”“青雜15號”被農業部遴選為2022年全國油菜主導品種,青稞、蠶豆等品種選育達到國內先進。

生態湟源打造綠色有機亮麗名片。

滿懷信心,奮躍而上。上半年“雙過半”,三季度經濟增長有望延續上半年回升態勢,青海前行的步伐更加堅定。

“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干。”也應清醒看到,國際環境復雜嚴峻、我國處在經濟恢復和產業升級關鍵期,青海省經濟回升向好的勢頭還需加力鞏固。但隻要我們堅定信心、乘勢而上、苦干實干,就一定能贏得發展主導權,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責編:楊啟紅、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