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果洛:做好基層治理繡花功夫 保障百姓安居樂業

一雙質地還不錯的藏靴值多少錢?
通常來講,300元到500元就能買到,有些做工更加精細的藏靴或許會到1000元左右。
但2018年之前,在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的草原上,一雙藏靴可能會賣到2萬元至3萬元。
“當時,有的牧民看上了他們手裡的東西,他們價格也不談,直接就賣了,過兩個月他們會再找到買了東西的牧民,告訴他們,買的東西值幾萬元錢。”達日縣委副書記趙軍回憶起當年的情況,用“橫行鄉裡、欺壓百姓”來形容一伙在達日縣境內實施故意傷害、強迫交易、妨害公務、尋舋滋事等多項違法犯罪活動的涉嫌惡勢力團伙。
達日縣城。人民網 馬可欣攝
為什麼不抓?
達日縣面積1.48萬平方公裡,毗鄰四川省色達縣、石渠縣,這一伙人屬於流竄作案,加之達日當地牧民法治意識不強,証據意識薄弱,這些因素都讓抓捕工作難上加難。
在青海省內,有傳言說“天黑了,果洛的街上不敢走!”趙軍沒有否認這個傳言,他說,果洛的穩定就看達日,達日治安好了,果洛的治安也就好了。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通知》,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以雷霆萬鈞之勢拉開帷幕。果洛州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青海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把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並層層落實。
2019年6月,果洛州達日縣公安局發布通告,宣布抓獲該涉嫌惡勢力團伙犯罪的嫌疑人,並向全社會征集該案犯罪嫌疑人的其他違法犯罪線索。
“老百姓一看他們被抓了,都是拍手叫好的,都願意積極地配合我們執法單位。”趙軍回憶道。
通過整治,達日縣集中查處了一批違法案件,依法打擊了一批犯罪分子,教育懲戒了一批重點人員,整頓加強了一批基層組織,從根本上消除了一批治安隱患,有效爭取並贏得了民心,黨和政府在涉藏地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顯著增強。
今天的達日草原上,以牧長制為基礎,科學合理劃分457個片區,網格化管理已卓有成效,實現了“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基層網格治理新模式,治安環境有了大幅改善,實現了涉藏案件為零、涉穩案件為零、群體性事件為零、信訪案件為零的“四個零”總體目標。
達日縣居民愜意悠閑的午后。人民網 馬可欣攝
無獨有偶,近年來,在達日縣以北的甘德縣江千鄉恰曲納村,當地的基層治理也發生著可喜的變化。
“在以前,恰曲納村應該算是甘德最亂的地方,我們有的干部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別人會開玩笑說‘好著呢,沒讓你去恰曲納工作去’。”江千鄉鄉長旦增久美回憶道。
而如今,上海援建的整齊溫暖的房屋、平坦整潔的水泥路已成為恰曲納村“標配”,“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小康示范村”等榮譽已成為恰曲納村的新“招牌”。
恰曲納村新貌。楊陽 攝
“現在,在手機和電視上就能看到全村實時動態,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編輯及雲喇叭宣傳屏幕發布最新廣播消息,村內主巷道安裝20個智慧探頭和音響設備,第一時間就能掌握村情人員動態,村內黨員、村民年齡等信息。”
旦增久美說,在上海援青的幫助下,恰曲納村成為果洛全州首個建成“數字鄉村”的村落,當地還根據具體情況形成並落實了縣、鄉、村、網格“四級聯戶制”“無職黨員值班制”等制度,扎實推進平安青海建設“十個一”要求。
基層環境好了,村民們的“錢袋子”也就鼓了﹔有錢了,回鄉的人也就多了。
前些日子,恰曲納村脫貧戶昂加的兒子馬保完成了大學的學業,從天津回到了恰曲納村。
恰曲納村脫貧戶昂加(左一)一家。人民網 劉沛然攝
“以前我們一家擠在彩鋼房裡,夏天漏雨、冬天漏風。現在我們住在結實、溫暖的新房子裡,一家子一年收入能有十多萬,還買了汽車,還是回家好!”
窗外,山間的寒風裹著雨點砸在馬保家的玻璃上﹔屋裡,馬保已備好空杯,爐子上的奶茶冒著熱氣,正要沸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果洛達日:現在開始,綠色回歸
- “我生長在草原,就要守在草原上,讓黑土灘、黑土坡都綠起來。”天剛破曉,果洛藏族自治州達日縣窩賽鄉直卻溝的草原管護員沙群就已經出門巡查,烈日當空,他才拿出妻子提前備好的糌粑,邊吃邊說起來。…
- 在戈壁深處書寫“火”樣人生
- 茫崖市往格爾木方向距茫崖市130公裡處,兩車相撞,一汽油罐車泄漏﹔ 茫崖市往格爾木方向315國道1205公裡+600米處,一半挂車輪胎起火﹔ 茫崖市花土溝鎮315國道與環城南路交叉口發生車禍,3人被困…… 轄區4.9萬平方公裡﹔國道315線、省道303線、省道305線車流不斷﹔最遠的救援,單程400多公裡,這個平均年齡隻有24歲的年輕隊伍,守護著茫崖市及周邊的戈壁熱土,他們克服困難,苦練本領,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滅火、救援行動,一次次給被困大漠的司機、乘客帶去了希望﹔他們擔起重任,默默駐守在青海最西端的小城,在戈壁深處樹起了“瀚海消防黨旗紅”的旗幟。 “早到一分鐘,就能多救一個人。…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