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成績、展形象、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支部
海西安康:村民議事廳讓“民聲”落地有聲

“2023年村子植樹綠化工作咋開展?”“二社的斗渠,啥時候修?”“地下管道閥門,還得疏通。”“五月份,小麥灌溉工作能不能順利開展?”……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魯柯鎮安康村村民議事廳一陣討論聲,村代表們把村民的訴求擺到台面上一一道來。
安康村正值小麥灌溉時期。人民網 陳明菊攝
位於德令哈市區以西20公裡處,靠租賃400余畝村集體土地和農資設備增收的安康村,轄區村民172戶、664人,黨員27人。村內黨員活動中心、便民服務點、文化活動廣場、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圖書室、衛生室等場所齊備,水、電、路、網均通達到戶。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25萬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32元。
“400畝土地都被種糧大戶租去種小麥了,我們這裡地廣人稀,交通方便,就適合種麥子。”安康村黨支部書記周統壽站在田間地頭說道:“多種糧、種好糧、肯定能增收致富。這已成為安康村百姓的共同認知。”
今年,德令哈市委組織部高標准落實強化黨建核心引領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百條措施,穩步推進“百村示范、整鄉推進、整縣提升”三級聯創活動。如何將上級部門的政策轉化為田間地頭的行動,這是柯魯柯鎮安康村鄉村治理的一項重要工作。
安康村村民議事廳。德令哈市委組織部供圖
近年來,每逢重大事項,安康村都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見的基礎上,由村黨支部形成初步意見,組織村“兩委”成員充分討論后進行表決形成商議意見,再將商議意見提交黨員大會審議,最后將審議意見提交村民會議進行決議,各環節的結果一律公開。
夏日意濃,萬物繁茂,全村2800畝小麥綠意盎然,長勢喜人。“眼瞅著小麥灌溉期就要到了,斗渠還沒修好。我們召集開個會,研究咋解決。”周統壽挨個打電話叫村代表們來村民議事廳。
“開會決定從村集體經濟收益資金中支出73634元用於維修斗渠、地下管道閥門等小麥灌溉相關的問題。”結果一出,周統壽就在村民群裡喊話。這一小問題的快速有效解決僅僅是安康村發揮村民議事廳核心作用,讓政策落得下,意見上得來的一個縮影。
周統壽為大家介紹村民議事成效。人民網 陳明菊攝
孩子們的教育要重視,無論如何都不能取消中高考生的1000元學費補貼﹔50歲以上老人免收養老金福利更換為免收全村農田灌溉水務費﹔紅白喜事簡辦﹔補助村裡像陳大梅一樣喪偶拉扯孩子上學的困難人群……周統壽翻著一本本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央一號文件的工作台賬時說道,“村裡的事,要讓村民說了算。村民議事會不僅要村民知道村裡干了什麼事,還得聽村民的訴求和建議,這樣才能充分調動村民參與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
近年來,安康村創建“一強三帶五個好”黨建品牌,強化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讓黨員帶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組建“好班子”、培養“好隊伍”、選准“好路子”、建成“好陣地”、形成“好制度”,從而打造高品質新安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綠水青山正在成為青海最大的優勢和驕傲
- 人民網西寧6月5日電 (馬可欣、王姝宇)6月5日,2023年青海省六五環境日公益宣傳活動在青海省西寧市新寧廣場開展。活動現場,青海省副省長劉濤宣讀了青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剛,青海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曉軍對2023年六五環境日活動以及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出的要求﹔同時,還為榮獲2023年百名最美生態環境志願者稱號的同志授禮,向“大學生在行動”環保志願者代表授旗,向第四批青海省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授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