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地球第三極研究貢獻中國方案 第二次青藏科考取得重要進展

聚焦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等人類共同面對的重大挑戰,2023中關村論壇“第三極環境與地球系統科學”論壇5月29日在京舉辦。論壇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姚檀棟院士公布了第二次青藏科考取得的一批重要進展,這些進展將為重大工程建設和運維安全、國家生態屏障體系優化提供有力支撐,助力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雙碳”目標。
姚檀棟院士介紹第二次青藏科考重要進展。新華社記者 魏夢佳攝
這些重要進展包括:提出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立法科學建議﹔闡明氣候變化影響下亞洲水塔失衡的特征和影響﹔揭示氣候變化影響下青藏高原碳匯功能和變化特征﹔查明青藏高原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變化﹔開展青藏高原油氣和礦產資源現狀與遠景評估﹔評估川藏鐵路沿線災害風險﹔發現青藏高原人類活動新証據﹔為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中國方案﹔構建地球系統多圈層綜合觀測與預警平台﹔“巔峰使命”珠峰科考創造多項世界紀錄。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極,對全國乃至全球氣候環境變化影響深遠。“第二次青藏科考與世界氣象組織、聯合國環境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和國際計劃密切合作,分享氣候變化研究成果和生態環境保護經驗,積極為人類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科技部副部長相裡斌說。
中科院副院長張濤表示,科考工作要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凝練重大科學問題,持續開展觀測研究,強化應用研究,倒逼基礎研究,服務青藏高原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持續強化跨專題、跨任務、跨學科交流與綜合集成性重大成果產出。
“第三極環境與地球系統科學”論壇由科技部、中科院主辦,第二次青藏科考隊承辦,200多名從事第三極環境研究的中外專家學者參加論壇,來自中國、德國、美國、法國、巴基斯坦、尼泊爾、烏茲別克斯坦的10位資深專家介紹了第三極環境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和成果。(記者張泉、陽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一季度西寧經濟發展呈現量質齊升的積極態勢
- 人民網西寧5月25日電 “全市經濟開局良好,呈現量質齊升的積極態勢。”5月25日,本網從“開局起步看西寧”第一場新聞發布會獲悉,一季度,西寧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2.48億元,佔全省總量的52%,分別較去年一季度、全年提高2.8和7個百分點﹔同比增長7.5%,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全省3.0、2.4個百分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