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相約青海 大湖觀鳥

宋明慧
2023年05月29日09:26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生態愛好者正在觀測。

 棕頭鷗正在捕食。

霞光中的青海湖鳥島。 圖片均為青海日報通訊員 李斌攝

  如果您遇見過5月的青海湖,您是否和剛剛孵化出殼的小鳥們迎面相遇?如果您停留在藍碧相間的青海湖畔,您是否目睹過鷗鳥“大戰”的精彩場面?如果您感受了大湖海風的吹拂,您是否張開雙臂和沁人心脾的空氣相擁?

  巍峨的雪山、碧綠的草原、開闊的湖面,當美不勝收的自然之景與鳥兒們撞個滿懷,碧波蕩漾的青海湖又熱鬧了起來。而這些鳥兒正是“吸睛”之物,吸引了國內多個省區的生態愛好者和自然保護者們如約而至,拍下美好瞬間。

  西海春暖鳥先知。5月23日,青海湖濕地鳥類科普宣教主題活動暨“相約青海 大湖觀鳥”青海湖國家公園觀鳥賽在青海湖鳥島啟幕,來自國內多個省區的15支參賽隊伍相聚湖畔,行走、觀察、記錄、拍攝鳥類和獸類,在360公裡圈內感受大湖的自然之美及生物多樣性之美。

  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內陸咸水湖,也是世界高原內陸湖泊濕地類型的典型代表,被譽為“青藏高原基因庫”。青海湖鳥島國際重要濕地於1992年成為我國第一批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濕地,是水鳥繁殖地和遷徙通道的主要節點。

  為充實完善青海湖鳥類監測成果,豐富生物多樣性影像資料,探索鳥類資源監測的社會化參與新模式……今年的觀鳥賽是青海省創立的第一個觀鳥品牌,由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和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觀鳥組織聯合行動平台(朱雀會)和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協辦。

  正如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副局長熊萬森在觀鳥賽開幕致辭時所言,青海湖國家公園觀鳥賽是展示青海湖大美風光和生態保護成效的重要窗口,也是全國各地觀鳥愛好者交流的重要平台。旨在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推進青海湖濕地保護,強化與國內、國際重要濕地間的交流互鑒,展示青海湖生物多樣性與生態保護的成效,穩步推進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

  據統計,青海湖擁有鳥類232種、獸類42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9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3種,種子植物445種。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治理,青海湖水體面積達4625.6平方公裡,旗艦物種普氏原羚種群數量達3000余隻,指示性物種水鳥統計總量約60余萬隻,達到2007年監測以來的最大值,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恢復到11.41萬噸、達到保護初期的44倍。

  此時,青海湖正處在創建國家公園的關鍵階段。作為中國最大的內陸咸水湖、全球矚目的生物多樣性富集區域,多年的保護歷程使青海湖濕地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棲息地環境不斷改善,整體生態功能持續增強。

  跟隨參賽隊伍一起,以鳥島為折返點先向西再向東,一路經過倒淌河濕地、泉灣濕地、布哈河口、甘子河濕地等站點,參賽隊員們一找到最佳的觀測點位就架上相機,希望能拍到鳥獸分布的一手影像資料。

  為突出參賽者的地域特色,每個隊都有一個別致的隊名:北國風光、天山雄鷹、大漠孤煙、海晏河清……隊員中有今年參加黃河水鳥調查的骨干,也有鄱陽湖保護區、六盤山保護區、駝梁保護區、南嶺保護區等野保一線的員工。

  見到參賽隊員劉曉東和高翔時,二人正翻看著《中國鳥類觀察手冊》比對拍攝到的鳥類,然后認真記錄下來。從早晨五點半出發,他們拍到了斑頭雁、普通鸕鹚、棕頭鷗、普氏原羚等影像資料,可謂是收獲滿滿。

  有30年工作經歷的高翔,來自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談及參賽體驗時他說:“我從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來到最大的內陸咸水湖,實地看到了很多沒有見過的物種,地域的差異性造就的物種差別,讓我們的地球多姿多彩。”

  在劉紅梅眼中,青海湖是非常重要的以黑頸鶴、普氏原羚為旗艦物種的生物多樣性聚集區,既是中國重點鳥區之一,也是眾多動物的家園。“能在青海湖見識它‘養育’的多樣物種,感到非常榮幸。”她認為,觀鳥比賽是一場快速集中的鳥類調查,她將全力以赴為賽事舉辦地提交一份真實可靠的鳥類記錄和一份相當於鳥類本底調查的數據,做好青海湖物種多樣性及保護工作的宣傳員。

  “本次活動除了觀察與記錄鳥類外,還增設了哺乳動物類的觀察記錄。基於青海湖地區豐富的哺乳動物種類和數量,在80個小時的賽時內,隊員們都觀察並拍攝到了豐富的影像,足以形成一些有分量的資料,向公眾宣傳青海湖的自然生態和保護成果。”中國觀鳥組織聯合行動平台(朱雀會)理事長徐萌表示。

  時隔31年,中國首批加入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的6個國際濕地自然保護區的成員齊聚青海湖畔,圍繞青海湖濕地保護與修復共同探討,建言獻策,履行國際濕地公約義務,助力青海湖濕地保護和國家公園創建。

  見到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會長王艦艇時,他正帶著大家認識青海湖的鳥類。他認為,這次活動中,參與者用“眼”和“鏡”去觀察記錄青海湖的鳥獸,能引導更多社會公眾參與生態保護,成為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的宣傳者和青海湖生態保護的志願者,為營造全民參與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氛圍發揮了積極作用。相信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青海的優質自然生境會讓高原生物的家園更美好。

  在鳥島的水域目及之處,漁鷗正低旋等候著捕食的最佳時機﹔普通鸕鹚一會兒將頭扎進水裡,一會兒又歡快地游弋﹔在岸邊草地上嬉戲的斑頭雁一家,正盡享天倫之樂……

(責編:馬可欣、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