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情暖高原 愛播教育

——記青海師范大學原校長史培軍

張多鈞 殷之皓 劉程錦
2023年02月16日08:51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史培軍。青海師范大學供圖

  常常穿著一件顏色洗淡了的襯衫,臉上布滿了高原生活的痕跡,雷厲風行說走就走,所有時間用在了工作中,這是記者初識史培軍留有的印象。

  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18年7月,時任北京師范大學常務副校長的史培軍,積極響應國家對口援青號召,參加“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投身青海教育,擔任青海師范大學校長。

  組織令下,義無反顧,遠赴青海。“這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分內之事,我沒什麼可多說,更沒什麼可多問的。”帶著輕便的行囊,花甲之年的史培軍,開啟了奉獻高原教育的新征程。

  “從一名教育學家的角度來說,史校長深知青藏高原教育發展的薄弱之處,這些薄弱之處解決與否關系到高原教育高質量發展,這是作為一名教師的初心與使命。對一名地理學家而言,青藏高原是地理學研究的高地,更是我國生態安全屏障,讓科研成果服務於生態安全是一名地理學專家的職責擔當。”這是青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李曉華心目中的史培軍。

  四年來,史培軍無數次走到教學樓裡聽課,與一線教師溝通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與學校的教師、科研工作者一同參與、一同研討,親手帶領大家提升科研創新和服務社會的能力。

  四年來,在學校黨委的全力支持和史培軍的帶領下,青海師范大學的辦學實力和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學校全國排名從2018年的525位躍升到2022年的259位,學校躋身地方高校的一流行列,邁上了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

  優化布局

  筑起教育豐碑

  有一名好校長,才會有一所好大學。史培軍的到來,讓青海師范大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師范類高等院校最核心最本質的工作就是培養高質量師范生,進而推動地方教育高質量發展。”這是史培軍常說的話,也是對學校教師寄予的期望。

  2018年之前,青海師范大學的辦學定位是應用型綜合大學,學校開設了包括師范類在內的很多專業,作為師范大學核心的師范類專業並未出新出彩。

  史培軍到任后走訪調研座談,並經省政府同意,對學校的發展作出重新定位,確定為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的綜合性、高水平師范大學。

  “青海省近600萬人口,每年有數萬學生參加高考,但高考錄取分數線比相鄰省份,特別是比內地發達省份相差很多。師范大學作為教師的母機,培養高質量的師范生是職責所在。”史培軍堅信,隻要培養出高質量的教師隊伍,青海的教育水平就會有所提升。

  史培軍從培養教師搖籃的教育學院入手,親自聯點青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從建章立制、學科設置、人才培養等方面,對學院的發展進行全方位指導。同時,調動全校資源,從資金、人才、教學設備等各方面支持教育學院的發展,激發了學院教師干事創業的激情。

  “原先,師范大學的教育學在全國排不上名次,這幾年,教育學在校友會的排名達到了30名,這種變化,與史校長的鼓舞與調動全校資源的支持密不可分。”李曉華說。

  成績有目共睹。2019年,教育學院小學教育專業成為了青海省首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022年上半年,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成為了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從全校層面來說,具有兩個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的學院並不多。

  2019年,史培軍立足高原高海拔、多文化、欠發達的特點,針對教育學院科學研究的方向提出了高原教育的概念,主張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高原智慧教育、高原兒童腦認知等方面開展廣泛的科學研究。

  為此,他邀請教育學界專家學者,召開了第一屆高原教育高峰論壇,聽取專家學者建議意見。至今,高原教育高峰論壇已連續舉辦了四屆,高原教育這一概念已經在國內學術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2022年,教育學院教師在國家社科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領域分別拿到了國家級課題,教師科研能力和水平邁上了新台階。

  史培軍持續優化調整學校專業布局,9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7個專業獲得青海省一流專業建設點,3個師范專業通過教育部師范專業二級認証,3門課程入選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實現了17個師范專業“卓越教師培養”項目全覆蓋,學校師范教育的主體地位和規模優勢得到鞏固和發展。

  培養人才的關鍵在於不斷加強學科建設,這也是史培軍的聚焦點。短短幾年,學校獲批歷史學、地理學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校學科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新增數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外國語言文學等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學校學科實力進一步提升。

  史培軍情系青海基礎教育發展,全力推動學校與北京市教委、玉樹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首都師范大學四方共建的附屬玉樹實驗學校落成啟用,托管機制運行順暢,開創了高原民族地區現代化基礎教育發展新模式,推動基礎教育改革邁出了新步伐。

  開拓創新

  繪制科研藍圖

  史培軍有很多“頭銜”,他是聽黨話的好黨員,他是滿懷深情的好校長,他也是繪制高原科研藍圖的領路人。他關注的焦點是青藏高原地理學科的建設與發展。

  其實,史培軍來青海師范大學任職前,就始終關注著青藏高原。2017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啟動,史培軍作為科考組專家參與其中。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是由中科院與西藏自治區合作的院地項目,開始,青海省並未參與其中。

  2018年7月,史培軍擔任校長,走訪了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后,堅定了一個想法,青海要參加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

  “青藏高原是地理學科研究的高地,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怎麼能沒有青海的參與呢?”史培軍很詫異。

  他第一時間向省政府有關領導匯報情況,表達青海省一定要參加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的意願,並積極與中科院協調對接,最終,青海省以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副組長單位參與,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超半數教師參與科考項目。

  “科學研究走不到前沿,教學工作就無法走到前沿。”這是史培軍經常用來鼓勵教師的一句話,他鼓勵大家抓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緊抓科學研究,將科學研究的論文寫在高原大地。

  “科研的成果最終要體現在服務社會的能力上。”史培軍常說:“作為高校教師要主動進位,用科研成果更好服務社會。”

  2021年果洛瑪多地震、2022年海北門源地震,史培軍第一時間帶隊深入震區,調查搜集一線數據,第一時間形成了《2021年5·22瑪多地震災害損失評估與恢復重建報告》《2022年1·08門源地震快速和綜合評估報告》,為政府決策提供智力支撐。

  成果不止於此,史培軍作為國內環境演變與自然災害研究領域的一流專家,統籌推進青海應急管理學院籌建,緊扣“生態強省”建設,開展青海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與生態資產評估。

  史培軍認為,青海具有高原的特色和優勢,科學研究一定要立足高原,開拓創新,在特色領域科學研究上要起到引領示范作用。

  史培軍緊扣國家和青海經濟社會發展,聚合高原研究優勢,瞄准高原科學領域的前沿研究,經他多方協調和努力,於2018年10月促成了青海省人民政府和北京師范大學共建高原科學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簡稱“高科院”。

  高科院以“匯聚人才智力,服務高原發展”為宗旨,開創性地設立高原教育、高原地理與環境、高原生物、高原歷史與文化等九大研究領域,建有5個研究中心、64支科研團隊,匯聚500多位省內外專家學者開展系統的科研創新、人才培育和智庫咨詢工作。

  如今,高科院已與科研院所、高校、政府、國企等37個單位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連續四年舉辦“高原科學與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打造了在國內外高原科學研究領域聲譽顯著的學術品牌。

  截至目前,高科院獲批國家級、省部級等各級各類項目12項,牽頭完成1項省級重大專項。各科研團隊共發表科研論文527篇,其中SCI論文177篇,EI論文37篇,CSCD論文52篇,CSSCI論文43篇,北大核心32篇。出版學術著作45部,多篇智庫報告得到省部領導的批示。

  筑巢引鳳

  建強人才隊伍

  史培軍受命“教育援青”任青海師大校長之后,希望帶一支團隊共同為學校的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做貢獻。於是,他動員北京師范大學5個學科的8名教授,從2019年4月19日開始了在青海師范大學“筑巢引鳳”的工作。

  北京師范大學葛岳靜教授就是其中之一。2019年4月,葛岳靜教授欣然受聘擔任青海師大地理科學學院院長,上任后的葛岳靜著眼於地理科學學院的現狀,瞄准學院學科發展的短板,把引進的四位知名教授安排在教學和學術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的關鍵崗位,為地理學科的發展藍圖問診把脈。

  回憶到青海師范大學任職的初衷,葛岳靜說:“這就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是因為史校長來到青海師范大學任職,需要這樣一支團隊。必然是作為地理人,都會有一種高原情,一直在北京師范大學學習和工作,也希望在西北,特別是青藏高原的一段工作經歷,能把書本的理論知識帶到廣闊天地去具身體驗。”

  全校首批組團引進的8名知名專家中,地理科學學院擁有“半壁江山”。其中,4名地理學教授以柔性工作方式,各自“承包”1個學科專業,與相關學科負責人協調推進本學科專業的謀篇布局,讓更多年輕有為的學者參與學科專業的具體構想,融合老中青三代專家學者的智慧與經驗,為學科“升級”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北京師范大學組團式傾力援助下,地理科學學院依靠人才工作引來了更多全天候的“鳳”和“凰”。四年間,16名青海省“杰出人才”“領軍人才”和緊缺人才落戶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得17項,這在地方師范大學地理學院中位居前列。

  葛岳靜常說:“我深知西部對人才的需求,希望可以傾盡自己的全力,把更多的項目、經驗、團隊帶到青海師范大學,同時,把教師帶出去,開闊眼界,提升水平,為青海師范大學增添學術聲譽。”

  不僅如此,史培軍緊緊抓住“教育援青”歷史機遇,不斷拓展和豐富對口支援、交流合作的范圍和內容,構建了由北京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山東大學、蘭州大學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對口支援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9所地方高校戰略合作共建的新格局。

  四年來,學校選聘對口支援高校9名知名專家學者擔任青海師范大學二級學院院長、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主任,61人被聘為研究生導師,72人被聘為各類兼職教授,40人入選青海省人才計劃,78名專家學者組織或參與高科院科研團隊。

  同時,青海師范大學的一批專家也在對口援助高校的相互合作中,快速成長,培養了一批“本土型”優秀專家團隊,實現了一流高校與青海師范大學人才培養合作的高位交流、能力提升和資源反哺。

  實干擔當

  凝聚拼搏力量

  “工作上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生活上卻要求不高,一個雞蛋一個饅頭就是一頓飯。”青海師范大學教職工眼中的史培軍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史培軍先后7次參與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每次十幾天,去的地方都是條件艱苦的高海拔地區。總計100多天,行程4萬多公裡。

  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馬永貴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青海師大聯絡人,史培軍參與的七次科考都有馬永貴參與。

  馬永貴回憶,每次外出科考,他想要幫史培軍拎行李時,史培軍總是會說,“照顧好其他人”。每天清晨集合時,史培軍總是第一個到達車跟前,等待其他人。

  2019年初,第一次外出科考結束時,史培軍交待當晚就召開科考總結會。晚飯后,包括馬永貴在內的所有人員帶著小本子參加了總結會。

  會上,史培軍想要看科考人員寫的科考日志,翻開一看,大家的科考日志本上只是寫了幾頁,史培軍拿出了自己的科考日志。隻見一本科考日志全部寫完,日志上清清楚楚標注著日期地點,還畫上了山脈埡口的地形地貌圖以及海拔及周邊環境。

  看到這一幕,馬永貴震驚不已,他將史培軍的科考日志作為模板,讓參加科考的老師和學生學習。

  2022年科考時,馬永貴勸史培軍不要再去了,但史培軍卻堅持要去。

  “史校長之前做了心臟搭橋手術,我們每天平均要走500多公裡,長時間坐在車裡,我們怕他身體吃不消。”一路下來,馬永貴提心吊膽,但史培軍堅持了下來,讓他敬佩不已。

  很多時候,史培軍忙著顧不上吃飯,其他老師就從食堂打包飯菜送到辦公室,中午吃不完的飯菜,史培軍又拎回宿舍,就是晚飯。

  “有一次,校長要去外省學校走訪學科建設的事情,我問校長機票訂到什麼時候,他說我自己都訂好了,早上7點飛。等他要返程時,我再問他訂票事宜,他還是說,自己已經訂好票了,晚上11點半的飛機。”說起這件事,校辦工作人員張付宏記憶猶新。

  時間就是金錢,為不影響學校正常工作,史培軍每次從北京返回時,要麼乘坐最早的航班、要麼乘坐最晚的航班,犧牲休息時間來換取更多的工作時間。

  史培軍身上表現出的這種對事業的執著和追求,影響了身邊的一大批人。

  教育學院院長李曉華說:“捧著一顆奉獻心來,不帶半根利益草去,史校長點燃了我的激情,提升了我對職業的敬畏感和自信心。”

  地理科學學院副院長周強說:“史校長讓我們忙活了起來,讓我們從按部就班搞教學的學院佔據了青藏高原地理學科研究中的一席之地。”

  ……

  如今,史培軍雖然卸任青海師范大學校長,但他留下了為追求事業殫精竭慮,缺氧不缺精神的精氣神,留下了廣闊的思路和發展事業的平台。同時,他也為青海師范大學乃至青海省留下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和熠熠生輝的精神財富。

(責編:況玉、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