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圍首次開展荒漠貓頸圈追蹤:個體平均家域面積約3.3平方千米 人民網西寧11月15日電 (記者張莉萍)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獲悉,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利用頸圈數據,首次對野生荒漠貓個體的家域面積進行了科學估算。結果顯示,荒漠貓個體平均家域面積約為3.3平方千米,此次荒漠貓衛星追蹤頸圈佩戴項目是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首次開展。…
青海省2023年綠色金融成果交流展示會舉辦 人民網西寧11月15日電(記者劉沛然、實習生馬琰)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積極踐行青海省委省政府以生態文明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決策部署,總結推介各金融機構在支持青海省打造生態文明高地上的優秀經驗做法,引領青海金融業持之以恆做好綠色金融這篇大文章,11月15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青海監管局召開“綠色金融領跑綠色發展”2023年綠色金融成果交流展示會。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青海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景晉生致辭,原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一級巡視員葉燕斐作主旨演講。…
青海省全力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 11月13日,記者從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全省循環經濟已由以往的工業領域逐步拓展至農業、服務業及社會各個層面,基本建立了農畜產品種養殖、精深加工、廢物綜合利用的循環型農牧業體系,能源梯級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廢物交換利用、土地集約利用的循環型工業體系,服務主體綠色化、服務過程清潔化、服務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循環型服務業體系。 經過加速建設,全面完成國務院批復的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階段性建設目標任務,打造了以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為核心、多產業融合發展的循環經濟園區樣板。…
青海海西:冬日高原美如畫 近日,攝影愛好者來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香日德香加鄉,航拍香日德河。鏡頭之下,香日德河河床寬大,水量充沛,因夾帶大量紅色泥沙,使得河水變成了混濁的紅色,當地群眾取名叫“烏蘭烏蘇”,意為紅色的河水。…
守護萬物和美的樂土 青海日報記者 祁國彪 通訊員 陳煜 陳陽 攝 這裡,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是亞洲乃至世界上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區之一,被譽為“中華水塔”﹔ 這裡,是藏羚羊、雪豹、綠絨蒿、雪蓮等動植物賴以生存的樂土,素有“高寒生物種質資源庫”之稱﹔ 這裡,是三江源國家公園,世界上海拔最高、中國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 2021年10月正式設立,成為中國首批國家公園之一。…
尋豹六年,青海牧民攝影師們捧起金雞獎 六年時間,可以用來做什麼?來自青海的三位普通牧民,拿起相機找到了答案。從雪域高原到電影殿堂,他們將“雪山之王”雪豹的珍貴畫面搬上了大銀幕,為國內外觀眾呈現了青藏高原的自然原真之美。…
玉樹:全力推進全域有機認証工作 日前,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有機農牧業發展協會的8個項目、治多縣生態畜牧業合作聯社的6個項目獲得中綠華夏有機轉換認証証書,新增有機認証草場面積336萬公頃、牦牛632249頭、藏羊55915隻。至此,全州有機認証草場面積達到597.7萬公頃。…
青海國家公園示范省戰略專家咨詢委員會成立 為全力推進青海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上走在前頭,11月8日,青海國家公園示范省戰略專家咨詢委員會正式成立,旨在為青海省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發揮咨政建言、理論創新、輿論引導、社會服務、國際合作等方面作用。 專家咨詢委員會設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分別由兩院院士以及國家有關部門和大學、科研單位領導專家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