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原创稿件

雪豹之都 高原明珠

青海西宁:全链条集散交易助力“青货出青”

陈明菊
2024年10月23日15:34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高原特色农产品跨越2640公里,“落户”至位于香港尖沙咀的青海·西宁城市生活馆,既见证了高原农特产品寄递网的加速织就,也见证了市场广度的不断拓展。

要让更多高原农特产品实现“青货出青”,必须提升全链条集散能力。如今,快递物流企业正不断补齐农村物流短板,进一步打通出山的“最先一公里”、进城的“最后一公里”以及出省的“关键一公里”。

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配货台。人民网 陈明菊摄

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配货台。人民网 陈明菊摄

今年6月,西宁市聚焦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建设,立足全省农畜产品“集”和“散”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和产地农畜产品流通能力,正式制发《西宁市打造全链条集散交易中心建设方案(2024—2026年)》,以强链、补链、壮链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形成“1+N”全链条集散交易中心市场格局,持续拓展“青货出青”新通道。

近年来,西宁市聚焦牛羊肉、冷凉蔬菜、乳制品等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完善加工、冷链、标准化、数字化、市场监管等环节,打造将旅游体验+输出类、种养殖+输出类、产业链+输出类、电商+输出类、物流+输出类、加工+输出类等6大类作为主要输出载体的“1+N”全链条集散交易中心市场格局,进一步做大做强农畜产品流通产业,把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种养殖加工优势产品集聚到西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工人正在打包采收的野菜。王文霞摄

工人正在打包采收的野人菜。王文霞摄

“去年种了30亩野人菜,今年种了50亩,一亩地除去人工工资、化肥、地租等支出后收入有5000元。”据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禾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基地负责人李成财介绍,种植的山野菜被青海梦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收购、加工、销售,这家公司主营速冻山野菜、速冻米面食品研发、加工和销售,并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带动周边村镇农户共同增收。

目前,合作社种植的野人菜、青苋菜、鹿角菜、藜麦苗、苜蓿菜等山野菜,不仅丰富了西宁市优质无公害的“菜篮子”,还以订单的方式配送至兰州、西安等省份的餐饮部门,其余农产品更是远销上海、广州等地。

截至目前,西宁市已在香港成功打造“河湟田源”特色产品展销体验店,青海小牦牛乳业、三江雪、西北娇、康普生物在杭州、宁波、佛山、成都、郑州布局前置仓5处。青海高原臻选、青海乔穆杰玛、兄弟乳业、可可西里等企业在北京、上海、杭州、厦门等城市建设农畜产品专卖店、体验店、旗舰店20余家。

西宁市大通县高原臻选农特产品展示。人民网 陈明菊摄

西宁市大通县高原臻选农特产品展示。人民网 陈明菊摄

“得益于大通县、乡(镇)、村三级物流体系,今年大通粉条卖了800多万元,黑土豆卖了1400多万元,可谓是收获满满!”据青海高原臻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成录介绍,该公司在大通县建设了20个镇级物流服务站点、220个电商服务站点,并与邮政、各快递公司合作,初步形成了农产品上行和生活用品下行的双向枢纽功能。

提高“散”的产地流通能力是有力赋能农产品走出家门的“最先一公里”。西宁市借助各类平台渠道的“舟船之力”,不断做大建强集市县乡村四级内循环保供以及国内外循环输出为一体的绿色有机农产品流通体系助推“青货出青”。

青超联赛展出的农产品。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市民在“青超联赛”购买农特产品。人民网记者 甘海琼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西宁市结合“青超联赛”等大型赛事活动,精心举办“心动西宁·商爆全城”短视频直播大赛活动。向抖音、快手、微信短视频等平台借势,通过直播带货特色美食、文创产品和农畜产品等西宁好物,实现体育赛事“溢出效应”。

今年8月,2024年省部共同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据了解,在省部共同推动下,青海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取得可喜成果,呈现出全省域推进步伐快、全链条发展基础牢、全方位输出亮点多三大特点。去年,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近100万吨、价值170亿元,产品远销36个国家和地区,冷凉蔬菜等出口实现历史性突破。今年上半年,全省农畜产品网络销售额7亿多元,同比增长16%,“净土青海·高原臻品”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青海底气十足!

从田间地头直达餐桌的农产品全链条集散服务体系,不仅带动越来越多乡村特色产业聚链成势,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活力。期待高原西宁更多新鲜优质的农产品乘着东风,跨越千山万水,飞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责编:陈明菊、甘海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