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原创稿件

“行进中国”调研行

活力青海|一条老街,以非遗活态展示民族文化

人民网“行进中国”青海调研采访团
2024年06月27日08:43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中午1点,金穗馍馍店卖掉了今天店里最后一个黄南馍馍。直径约30厘米的空心圆馍馍,外皮脆黄,内里松软,麦香浓郁,是不少青海人心中的“家乡味道”。

隆务老街上的馍馍店,居民购买馍馍。人民网记者 陈明菊摄

隆务老街上的馍馍店,居民购买馍馍。人民网记者 陈明菊摄

“保安族群众结婚要买月饼,藏族群众羊肉泡馍要买馒头、白饼,回族、撒拉族群众就好一口撒子……”馍馍店的回族老板韩美林告诉记者,作为同仁市最大的馍馍店,他们的生意和日子越过越好,早已和各族群众打成一片。

馍馍店老板切割黄南馍馍。人民网记者 陈明菊摄

馍馍店老板切割黄南馍馍。人民网记者 陈明菊摄

这家馍馍店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的隆务老街。在这里,各族群众用生活百态讲述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这条老街上,一座以青藏高原传统“夯土”筑成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名为“同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外立面呈深浅交错的棕黄原土色,内墙则是粗砺光滑交织的白色肌理墙面,厚重、文艺、现代兼具。“同仓”体验馆负责人刘绍斌说:“‘同’字意为合会,‘仓’字有着家园、家庭的意涵,‘同仓’即为共同体、共同家园。馆内展品以各民族的非遗技艺和文化记忆为主要内容。”

“同仓”体验馆,以高原传统“夯土”筑成。人民网记者 马天翼摄

“同仓”体验馆,以高原传统“夯土”筑成。人民网记者 马天翼摄

淄博琉璃技艺作品《哈达石榴树》,将哈达与石榴结合,象征吉祥圆满,凝聚向心。启东非遗技艺染印作品《风马》,呈现了藏族群众最熟悉的风马文化符号。洛阳非遗技艺剪纸作品《文成公主进藏》,歌颂佳话,追忆历史。大理非遗技艺银雕《伎乐天反弹琵琶》,展示了藏文化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妙音天女的形象……在“同仓”体验馆,各民族非遗技艺都与当地的特色文化相融合,活态展示,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了“具象化”。(万世成、熊旭、白波、赵敬菡、陈明菊、霍雨佳、马天翼、许维娜、李依环、甘海琼、马可欣)

“同仓”体验馆内的染印作品《风马》。人民网记者 马天翼摄

“同仓”体验馆内的染印作品《风马》。人民网记者 马天翼摄

“同仓”体验馆内展示的景德镇陶瓷,不少藏族民居的橱柜中会摆放景德镇瓷器。人民网记者 马天翼

“同仓”体验馆内展示的景德镇陶瓷,不少藏族民居的橱柜中会摆放景德镇瓷器。人民网记者 马天翼摄

“同仓”体验馆内展示的彝绣作品。人民网记者 马天翼摄

“同仓”体验馆内展示的彝绣作品。人民网记者 马天翼摄

(责编:陈明菊、甘海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