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青海要闻

见证高原大地团结奋进力量

——解码“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青海单元④

王湘琳 马振东
2022年10月25日08:56 | 来源:青海日报
小字号

经过多年发展,藏毯成为青海特色产业走向世界的“金名片”。图为创意陈设《湖畔牧歌》。青海日报记者 王湘琳 摄

一张张民生图片见证着高原儿女团结奋进的力量。

青海“绿电”翻山越岭输送的过程以更直观的方式被观众了解。

充满幸福笑脸的“笑脸墙”。

10月23日,秋日暖阳里,北京展览馆内气氛热烈,前来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的人络绎不绝,共同感悟伟大成就,汲取奋进力量。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走进青海单元,丰富的照片、视频、实物、模型,浓缩了青海在新时代10年日新月异的变化。

“青海率先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团结带领各民族群众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全力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青海样板’……”循着讲解员的声音,人们的目光聚焦在展厅中一张照片上——这是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申格家中,同一家人亲切交谈的画面。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党员申格得知这张照片在北京展览馆展览的消息,显得激动万分。“回想起当天发生的事儿,仿佛就像在昨天一样。咱长江源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总书记的关怀啊!”

这一天,后方记者通过“连线北京展览馆”,走进申格家中,宽敞明亮的藏式客厅里,申格摆满了习近平总书记同他们一家围坐在一起的照片,桌椅板凳依旧是当年的位置。

“生态移民之前,我们住在沱沱河边,住帐篷、睡草地,点的是羊油灯,没有一样家具。搬迁后,住上了党和政府给我们修建的新房,睡在了床上,家具家电一应俱全,现在的日子放在以前是连想也不敢想。”

对长江源村来说,这是一段难忘的回忆:2004年,为了保护家乡脆弱的生态,唐古拉山镇6个牧业村的128户牧民告别世代居住的草原,搬到了格尔木市南郊新建的长江源村,从那一刻起,这些原本“流浪”在长江源头的牧民们的生活轨迹彻底改变了。

多年时光岁月转瞬即逝,历史见证了牧民生活的变迁,也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如今,长江源村笔直的马路和整齐划一的民居干净整洁,新开的餐吧、青年创业街、民族服饰店、新建的村史馆……曾经逐水草而居的日子早已远去。

“你们的幸福生活还长着呢,希望你们健康长寿。”回想起习近平总书记的祝福,申格说现如今幸福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

看到这张照片在北京展览,长江源村党支部书记扎西达娃瞬间来了精神。他说,如今,长江源村人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感恩之情化作干事创业、奋勇拼搏的力量,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也由刚搬下来时的不足2000元增长到现在的近23000元。

扎西达娃告诉记者,多年来,一系列已经完工或正在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项目,更是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电网下埋,让村民用电更安全;下水道管网改造,水管不再因冻裂漏水;天然气入户,让村民彻底告别烧煤时代;房屋加保护层,让村民过冬更温暖。

“这几年通过持续的政策支持,浙江援青项目的推进,现在的长江源村居住环境、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变化很大,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扎西达娃表示,他们还计划抓住唐古拉山镇规划建设藏族特色旅游小镇这一机遇,打造高原特色藏式风情旅游村落,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旅游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成为带动牧民奔跑在幸福道路上的新引擎……

一张张图片,折射出的是民生和民心。的确,今天的青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正在高原大地徐徐铺开。

沿着展览参观线路走进一个个单元,观众们认真听取讲解、驻足观看展示,询问有关情况。“10年来,青海同全国一道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雪域高原呈现出美丽壮观、生机勃勃的新气象。”参展观众杨婧文说。

在展板的一侧,一幅照片十分醒目——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新貌……向人们诉说着灾后重建的新玉树崭新的面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十年间玉树州基础设施大提升、产业结构大调整、社会事业大发展、群众生活大改善、生态环境大变样、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0.6%,呈现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恢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奋进。如今的玉树,有繁华的街道和鳞次栉比的民居,有经济大发展大跨越的喜悦和百姓安居乐业的笑容。

在一张“新玉树”照片前,一位小伙子看得特别仔细。他叫张宇,曾两次去过玉树,对他而言,新玉树是一座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新城。他说:“看着眼前的这座城市,你很难想象,它曾遭受过7.1级强烈地震。相比地震以前,新玉树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是高原上一座全新的现代化城市。”

一缕阳光,温暖一片土地;一种精神,引领一个时代。今天的青海,各族儿女正心相通、情相连,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正信心满怀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责编:刘沛然、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青海:政策赋能“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
  人民网西宁10月21日电 (杨启红)近日,青海省农业农村厅、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青海省农牧民职称评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相关实施方案,为加快青海省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牧民队伍,促进“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拓宽了路径。 《办法》共五章二十五条,从农牧民职称评定工作原则、申报范围、评价标准、评定程序、待遇保障和管理服务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秋收超九成 青海农业基本实现丰产丰收
  人民网西宁10月17日电 (杨启红)本网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10月17日,青海省农作物秋收面积达到82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95.3%,其中粮食作物451万亩、油料作物220万亩、蔬菜49万亩,其他作物105万亩,全省农业基本实现丰产丰收。 7月以来,青海省冬小麦种植地区开镰收割,17万亩冬小麦颗粒归仓,产量达到8万吨以上。…
高原古城西宁秋景如诗 斑斓如画
  10月的高原古城西宁进入全年色彩最丰富的时刻,每一处风景、每一条街道都纵情展现着最美秋韵,每一片树叶都在为西宁的秋景添色,金黄色落叶与山、与河流、与游人共同交织出一幅幅美丽独特的金秋画卷。 市民们纷纷出门享受秋日暖阳,“打卡”西宁秋景,不时拿出手机拍照留影,也有不少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下色彩斑斓的秋日风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