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合作专题>>省卫健委

西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四

西宁市中医院:落实政府办医职责 全力推动医防融合发展

童守彬 何君
2022年08月23日15:11 |
小字号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美好愿景。青海省西宁市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新需求,举办全省首家公立医院设立并运营的集预防、医疗、养老、康复、护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医养结合”机构,推动防病治病与健康养老融合联动发展,构建医防融合的整合型医疗健康服务新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与健康服务。

护士带领老人做运动。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供图

护士带领老人做运动。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供图

扛实“责”与“担” 扩大最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这个医院条件好、环境好、服务好,在这里我的医疗和康养需求都能很好地满足。”阳光下,正躺在按摩椅上的张云侠老奶奶如是说。

去年,80岁的张云侠随子女从天津迁入西宁,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的对比养老机构之后,让老人入住了西宁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养中心。一年多来,子女们对康养中心给出了高度评价:“中心的设施设备先进、医护人员专业,体验度极好!”

“极好”的背后,体现了政府在医疗资源配置方面的强力投入和支持。西宁市中医院党支部书记刘君玲介绍说,2020年,市政府以“交钥匙”方式支持市中医医院发展建设,总投资2.4亿元,打造建成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西宁市中医院中西医康养中心楼和医疗楼,周边区域环境优雅,交通方便快捷。初始运营的三年,财政每年还给予1000万元运营补贴,让医院“轻装上阵”。后期又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购置多样化、标准化的基础设施、进行适老化装修改造、添置适老化设施设备,让医院环境更人性化,让入住患者更便利、更舒心。

护士为老人吹头发。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供图

护士为老人吹头发。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供图

打通“护”与“康”,提供全周期医疗健康服务。在康养中心,大部分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尤其是失能、失智老人,需要长期调养和护理。76岁的王奶奶2021年4月份入住时评估等级为3级,经护理和康复治疗,9月降级为2级,2022年1月降级为1级,经中医诊疗+康复护理,可以正常参与娱乐及户外活动,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认可。

刘君玲书记介绍到,市中医院是省级和市级康复专科联盟牵头单位,康养中心护理员团队全部由取得执业资格的护士担任,定期考核专业知识和照护技能,意外风险防控能力均强于一般养老机构。通过中组部挂职博士团、“555”人才引进、国家中医巡回医疗队等方式引进专家坐诊,带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给患者更优质、更全面的健康服务。

据了解,在医院的统一调配下,康养中心下设老年病科,医生、护士24小时值班,为入住老年人提供专科服务,老年人不用调房转区,直接在床旁就可享受专科医生的医疗服务;医院与中心建立会诊、转诊制,设立绿色通道,老年人就医做到了小病慢病不离床,大病重病不出院;康复中心与老年人休养区设置在同一楼层,老年人康复治疗无需家人陪伴,既方便了老年人,又解除了家属的后顾之忧;部分老人通过康复干预,失能等级由三级转为二级,有效延缓功能衰退,提高了老人的生存质量。对罹患肿瘤等临终老人开展安宁疗护,减轻患者痛苦,慰藉患者心灵,体现尊重生命的人文关怀。

护士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喂饭。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供图

护士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喂饭。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供图

融合“医”与“防”,推动高质量以医促防发展。依托中医专长、适宜技术等优势资源,以养生“治未病”为主,西宁市中医院实施入住老人健康体检,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实行健康分层分级管理。通过 “膏方节”等活动,根据长者个体差异,实施中医体质辨识,采取相应的精神调摄、膳食指导、运动康复以及中医药和技术调养等手段开展疾病预防。

刘君玲说,市中医院安排医师每日为长者巡诊并做好记录,巡诊过程中记录老年人血压、心率等身体状况,及时发现老年人的病情变化,构建起老年健康危险因素及早干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诊疗和失能预防三级预防体系。同时与周边社区达成联动协议,医院中医大夫定期下沉社区巡诊,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识宣传,社区医护人员交流至医院转岗培训,提升专业技能,把服务社会与服务老人相结合,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二甲”医院的健康服务。

借助政府资源优势,西宁市中医院形成机制合力,为失能、失智、高龄老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有病治病、无病康养”的医养新模式,构建“医、养、康、护”多功能于一体的医养新体系,推动西宁市“六位一体”医防融合新发展,促进公立中医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来源: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责编:杨泽秋、刘沛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