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知青海·看湟中】
逆着时光的旅行 河湟皮影
穿行在河湟大地的青山秀水间,我们此次寻访的是青藏高原上著名的皮影之乡、有200多年皮影历史的西宁市湟中区土门关乡红岭村。
“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这是对皮影戏的赞言,也是皮影戏最真实的写照。皮影戏又称灯影戏,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曲艺表演形式。据说河湟皮影戏是在明末清初时由陕西传入青海的,有一位艺名叫罗狗熊的人,他在西宁、大通、湟中等地卖艺收徒、兼雕皮影,从那时至今约有二百年多年的历史。虽然皮影传入青海的时间较晚,但却在青海河湟地区流传最广,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古老而奇特的一种民间乡土艺术。
土门关皮影艺人张永全是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湟皮影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河湟皮影制作技术具有民间传承性,用牛皮制作的人物、山、水、花鸟、宫殿栩栩如生。
张永全正在制作河湟皮影。谢佳瑜摄
“河湟皮影的制作程序,包括选料、划线托像、刻花制作、添色成型等,是一整套复杂奇妙的过程。”张永全介绍,河湟皮影加工原料和添色十分讲究,尤其用天然矿物质、艳色和胶融合;将牛皮用石膏融合,一起放在水中泡上一月,一月之后拿出来,用剐刀将毛剐完,再用铲刀将牛皮削平、削蓉,划线托像,刻花制作,添色成型。雕刻手法有侧刀刻、立刀凿、平刀削;添色工艺程序有和色、添色、融墨、上火砖、压光。
河湟皮影戏的人物脸谱和服饰造型生动形象,在几百年的传承中树立了双手过膝、丹凤眼和6字鼻等人物特点。它们或纯朴粗犷,或细腻浪漫,再加上流畅的雕镂,艳丽的着色,达到了通体剔透、四肢灵活的艺术效果。一个精美的影人,要求线条图案点线分明、简而不空、繁而不乱,制作流程十分精细。
张永全工作室的墙面上挂满了他和父亲的作品。“从我爷爷辈开始,就在雕刻皮影了。”而在他的工作室,经常会看到他伏在案前专注雕刻,锋利的刀尖在潮软的牛皮上“走马飞花”,一块手掌大小的皮影人物头像被呈现出来。精心雕刻下,原本透明泛黄的牛皮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
河湟皮影。谢佳瑜摄
经过几百年的传唱的河湟皮影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成为河湟地区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数字时代,传统皮影也在努力寻找自己的新定位。现在张永全制作皮影时除了会选取原始的皮影戏中的经典人物及场景,还会迎合社会的发展,制作一些现代人物和道具的皮影。
“要传承这民间老技艺,除了要在形象上创新,更要在内容上跟上时代的步伐。”张永全所在的皮影班子也开始演出现代皮影折子戏。从秋收到春节期间,皮影戏经常会在山村戏台、庄户院落之间唱响,“我们也收到了不少去外县和外省的演出邀约。”张永全说这些演出不仅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更让河湟皮影艺术表演力和感染力大大增强。
“现在村子里学皮影的人越来越少。我们村能制作皮影的人只有8个,会唱青海皮影腔的人还是原来老皮影戏班的那一批。”像张永全一样的红岭村皮影艺人,现在最苦恼的是河湟皮影的传承问题,但这些老皮影艺人从来没有放弃过,“我们红岭村建立了皮影传统文化培训基地,希望会有更多喜欢皮影的年轻人来到这里。”
河湟皮影的制作,一刀就是一个故事;河湟皮影,每一幕都是传承;每一次皮影演出,都是逆着时光的旅行。希望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新的活力,越走越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