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看青海|群众身边有了更多暖心举措 原标题:在青海西宁市,社区治理持续进行新探索—— 群众身边有了更多暖心举措(深阅读·关注社区治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面对基层代表,格外牵挂社区里的那些事儿,“社区规模有多大?改造得怎么样?加装电梯普遍吧?老百姓意愿强吗?” 小小社区,一头连着百姓生活冷暖,一头连着国家长治久安。两会后,本报记者来到青海省西宁市,探访社区治理中的新探索。…
一座党群服务中心的创新实践 在平均海拔3000米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草原,一座党群服务中心正悄然改变着基层治理的生态:偏远地区的牧民党员通过“云端党课”在线学习,网格员用手机APP上报汛期险情,唐卡艺术与VR党史展馆共处一室,社区群众精心排练的节目有了展示的舞台……作为青海省首个智能化党群服务中心,黄南州以科技赋能传统党建,用服务对接民生需求,让“党员动起来、群众走进来、服务沉下去”成为高原牧区的新常态。 黄南州党群服务中心。…
人民日报看青海|春风吹暖牧民的心 在果洛藏贡麻村举行的绿色农畜及文创产品推介会现场。资料图片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春风吹暖牧民的心 高原春来到,冰封的高原蓝宝石青海湖迎来开湖季,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开湖”活动即将举行。…
黄南生态修复项目有序“起跑” “今年,我们已确定1万公顷营造林项目,同时大力推进草原生态修复项目,当前各项前期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近日,黄南州林业局工作人员王宏钰告诉记者。…
海西全域推进柴达木枸杞产业绿色升级 为深入贯彻青海省推进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3月中旬,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印发《全域打造柴达木绿色有机枸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5-2027年)方案》,明确了2025年重点实施14项工程,从标准化种植、良种繁育到产品研发、品牌培育的全产业链发力,加速打造柴达木绿色有机枸杞种植基地。 根据规划,2025年海西州预计新增枸杞种植面积2274.5公顷,更新低效林2762公顷,补植635万株,绿色有机认证面积扩大至1.66万公顷。…
能源纳贤 “职”引未来 招聘就业信息墙前驻足的求职者。青海日报记者 洪玉杰 摄 “一张张岗位介绍清单,点亮求职者的就业梦想;一项项政策服务,把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3月18日,以“春风送岗促就业 助力发展新能源”为主题,海南藏族自治州2025年“春风行动”新能源产业专场招聘会在青海湖广场举行。…
湟西高速公路大华1号隧道单幅贯通 3月19日,G0612西宁至和田高速湟源至西海段公路工程项目首个隧道——大华1号隧道实现单幅贯通,标志着湟西项目重要节点工程取得新突破,为项目按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从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大华1号隧道位于青海省湟源县大华镇境内,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全长903米,最大埋深95.6米。…
青海省首个“应急志愿者之家”在平安区成立 3月18日,青海省首个“应急志愿者之家”在海东市平安区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平安区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迈入崭新阶段,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此次平安区组建的“8+1”应急志愿服务队伍,整合了全区8个乡镇街道的村警、民兵、护林员以及机关事业干部等应急力量,组建起8支区域性应急志愿服务队伍,总人数达4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