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青海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教育”發展

王宥力
2025年10月06日09:01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同學們正在和老師一起探討關於人工智能的話題。青海日報記者 王宥力 攝

  9月27日,一場關於“人工智能+教育”的對話在西寧市城西區文苑小學展開。參加活動的專家、老師通過專題講座、交流研討、課例展示、現場觀摩,就青海如何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教育”工作建言獻策。

  近年來,青海搶抓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重大機遇和教育部在青海省實施的國家智慧教育平台3次試點應用有利契機,著力完善頂層設計、加強工作部署、深化成果應用,推動青海省人工智能教育系統性、整體性提升。今年以來,青海啟動實施“智慧教育試點區(校)”工程,遴選3個試點區和15所試點校重點圍繞人工智能教育等先行先試,全省人工智能教育發展呈現良好局面。

  目前,青海正在持續推動將智能技術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塑造教育新形態。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師資筑基”。將師資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打造“省級名師領航—州縣全員輪訓—校本實踐孵化”三級培養鏈,實施系統性、長效化培養培育﹔推廣“師訓+實訓+教研”一體化研訓模式,將培訓與教學競賽、課題研究、資源開發緊密結合﹔完善激勵與評價機制,推動建立教師數字素養發展檔案,開展跟蹤評價和持續指導,持續激發教師的內生動力和學習熱情。

  堅持應用為王導向,深化“場景應用”。推廣基於AI的智能備課、課堂教學實時測評等應用,打造一批AI賦能的高效課堂樣板,逐步構建智慧課堂﹔全過程採集分析學生學習數據,構建知識圖譜,實現精准化資源推送、個性化路徑規劃、精細化問題干預,推動實現大規模的因材施教﹔推動建設“數字駕駛艙”,整合各類教育教學數據,有效提升教育治理服務水平。

  圍繞智慧教育目標,融合“產學研用”。深化政企校協同創新,推動高等院校等共建人工智能教育聯合實驗室、實踐基地,構建開放協同、充滿活力的“產學研用”融合生態﹔推動建立“青海智慧教育資源聯盟”,優化資源動態更新和優化機制,圍繞青海清潔能源、生態保護等獨特優勢,開發特色資源體系。

(責編:況玉、楊啟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尋秋西寧,邂逅一城詩意畫卷
  秋日的西寧 天高雲淡 風裡帶著一絲清爽的涼意 整座城市在漸變的季節中鋪開一幅靜謐而明亮的畫卷 晨光穿過枝葉,在綠道上勾勒出斑駁的光影長廊。 實習生 孟啟昇攝 西寧市人民公園小徑上 游客駐足凝望 舉起手機將秋色定格 游客駐足流連的身影。…
沙窩地裡織“金網” “三北”工程筑綠屏
  誰能鎖住西北的風沙?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夏日哈鎮,護林員馬尚軍與這片沙窩地較量了十年。“以前春天風一起,門都出不去,窗也不敢開。…
青海湟中:山林交響在群加
  人民網西寧10月2日電 (記者甘海瓊)當交響旋律漫過雲杉林海,當非遺指尖溫度觸碰到山野清風,10月2日“群加交響﹒非遺新聲”活動在湟中群啟幕,山林、音樂、非遺、市集在秋日碰撞,解鎖 “生態+文化”的沉浸式體驗。 活動現場,湟中堆繡、湟中農民畫、湟中面塑三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展交流,主辦方向游客分發非遺體驗包並進行現場體驗﹔湟中堆繡、銀銅器制作及鎏金技藝、加牙藏族織毯技藝、宗喀唐卡、河湟皮影制作技藝、河湟刺繡非遺項目、農特產品進行現場展示展銷﹔20幅湟中農民畫作品在山坡擺放,觀眾沿蜿蜒小徑穿梭觀賞,實現“人在畫中、畫在山中”的錯位體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