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春天的故事

咸文靜
2025年02月07日08:56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吳蘇華和玉樹的孩子們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吳蘇華和拉毛。

  “吳伯伯、趙阿姨新春快樂!”正月初九,拉毛踏上了返程之路。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因為實習很久沒有回家的拉毛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家鄉玉樹,但無論身處何方,她心裡始終牽挂著千裡之外那特殊的“家人”。

  江蘇南京。收到信息的吳蘇華心底瞬時涌起一股暖流,連忙把拉毛的祝福轉達給一旁的老伴兒。

  14年來,這份特殊的牽挂就像一條堅韌的紐帶,將他們緊密相連。每次想起,都令吳蘇華感慨萬千。

  故事要從玉樹地震開始說起。

  那是2010年,家住南京的吳蘇華得知玉樹發生地震的消息后輾轉難眠。原來,早在1969年,他就在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當兵。數年間,惡劣的氣候、艱苦的環境並沒有勸退這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反而讓他把這裡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2006年,他還專程回到闊別30年的玉樹“老家”,探望了當年的藏族戰友。

  “自己的力量終是單薄,我還能為玉樹做點什麼?”

  思前想后,吳蘇華想到了自己所住小區的開發商。這家曾在汶川地震后捐款建設希望小學的熱心企業,能不能也幫玉樹一把?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吳蘇華找到了企業負責人的電話。

  “您好,我叫吳蘇華,是小區業主,也是一名玉樹老兵……”一條短信,吳蘇華的草稿打了一遍又一遍。

  “我們也有這樣的考慮,您找合適的地方,我們公司派團隊過去!”2010年7月,在吳蘇華的牽線搭橋下,一所投資1000萬元的希望小學在稱多縣拉布鄉破土動工。

  “吳老師,能邀請您去我們學校看看嗎?”2011年7月底,在希望小學的竣工典禮上,曾在抗震救災時認識的雜多縣瓦裡灘孤兒福利學校校長找到了吳蘇華。接下來那幾天,吳蘇華在這所學校認識了一群可愛的孩子。臨別之際,想為大家留個紀念的吳蘇華提議為各個年級的學生拍張集體照。這時,站在隊伍中間的一個女孩引起他的注意,這個大眼睛的可愛姑娘竟然沒有鼻子!

  “拉毛並不是一出生就這樣,很小的時候遭遇意外,被老鼠咬掉了鼻子……”看出吳蘇華眼中的不解,一旁的校長開口解釋道。

  行程結束,吳蘇華回到南京,可拉毛缺失的鼻子像一塊巨石一樣壓在他的心頭。“她才上三年級,以后可怎麼辦?”

  雖然之前素不相識又遠隔千裡,但這個熱心腸的退伍老兵又開始四處奔走起來。愛心協會、整形醫院……一家家跑、一家家問,最終在當地媒體的幫助下找到一家願意為拉毛免費手術的醫院。當消息傳回雜多時,所有認識拉毛的人都為她感到高興。

  鼻再造手術並非一次完成。2011年10月,拉毛在老師金措的陪伴下來到南京,接受第一期鼻再造手術。第二年,在她第二次來南京手術時,醫生發現她還有脊柱側彎的問題,治療費用同樣不是一筆小數目。得知情況后,吳蘇華再次為拉毛籌款。2013年9月,在南京市民及相關熱心單位的幫助下,拉毛接受了脊柱側彎手術。

  時間在愛意中流淌。此后多年,拉毛每次到南京檢查、手術,都有吳蘇華一家人的陪伴。

  2022年9月,拉毛面臨人生的一次重要選擇——高考。想起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這個心懷感恩的女孩考入了吳蘇華的母校——安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成為臨床醫學專業的一名學生。

  去年年初,拉毛完成了最后一次手術。半年后,在吳蘇華的聯系下,爭取到南京一家醫院的實習機會。穿上白大褂,曾經那個戴著口罩不願與人交流的小女孩變身“白衣天使”。雖然還是有些羞澀、腼腆,但舉手投足間落落大方的她不再避諱這段經歷。說起畢業后的打算,拉毛希望能夠成為一名醫生,像吳伯伯那樣,回到家鄉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當思緒漸漸回到現實,手機上的祝福再次吸引了吳蘇華的目光。

  “新春快樂、健康,學習進步!向你媽媽問好,小弟弟學習進步,小妹妹健康成長!”

  回復完微信,吳蘇華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手指輕輕地摩挲著手機。透過屏幕,這份遠隔千裡的情誼就像剛剛到來的春天一樣,傳遞著無盡的希望與美好……

(責編:陳明菊、楊啟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