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何以成為“雪豹之都”

在西寧偶遇“雪豹”。青海日報記者 陸廣濤 攝
雪豹在城西區唐道·637廣場裸眼3D大屏亮相。楊思煜 攝
“尕豹爾”與“尕娃”的親密互動。 城北宣傳部供圖
“網紅”雪豹。 西寧野生動物園供圖
城東區“好吃到豹”主題卡通形象。 城東區文旅供圖
如果選擇一種動物來代表你所在的城市,你會選擇什麼?2024年,西寧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雪豹。
從5月1日豹街開市,“尕豹兒”的形象深受歡迎,雪豹第一次在市民心中與西寧緊密相連﹔到薛之謙“天外來物”演唱會、張信哲世界巡回演唱會雪豹文創走紅,雪豹與西寧形象緊密相連,被越來越多人知曉和認可﹔再到如今,“雪豹之都”形象標識出爐,城西區“抱抱”、城東區“好吃到豹”等文旅形象相繼發布,雪豹終於同西寧這座城市深情相擁。
提到雪豹就想到西寧,說起西寧就會提起雪豹。作為一座省會城市,西寧提出打造“雪豹之都”,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也收獲了許多疑問:西寧何以成為“雪豹之都”?今天,我們走近雪豹、走進西寧,一起探尋其中的答案。
◆ 緣深緣起:西寧憑何打造“雪豹之都”?
雪豹是高山生態系統旗艦物種,分布地區涉及中亞、中南亞地區的12個國家,青海是我國雪豹最主要棲息地之一。在大多數人印象中,雪豹棲息地距離西寧這樣的城市十分遙遠,但其實雪豹與西寧的故事由來已久。
自2020年開始,西寧市相繼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湟源縣發現野生雪豹的身影。西寧野生動物園的前身西寧動物園更是早在1984年就在國內首先實現了雪豹的人工繁育成活。目前,國內公開飼養展出的雪豹不足20隻,其中12隻在西寧野生動物園,現存的3隻人工繁育雪豹也均在這裡出生並生活,西寧野生動物園擁有國內唯一的人工繁育種群。到西寧,成為看雪豹的最優解。
“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行動﹔唯有行動,才有希望。”著名動物學家珍妮·古道爾的話,指引著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副主任、西寧植物園科普宣教與對外交流部負責人、西寧野生動物園副園長齊新章一路前行,也概括出西寧與雪豹的緣深緣起。
2017年,齊新章以西寧野生動物園雪豹“傲雪”的口吻,撰寫了極具趣味性的《公主日記》。這隻西寧野生動物園時隔30年再次人工繁育的雪豹,被賦予了姓名、性格還有思想,在互聯網上吸引了眾多“粉絲”,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傲雪”認識並開始關注雪豹這一物種。同年,齊新章參與救助野外受傷的雪豹“凌霜”,並將整個救助過程在網上直播,不僅收獲了極大關注度,網友還紛紛為“凌霜”寄來很多物資。“凌不服、大虎、水墨、油畫……”從一個個體到一個群體再到一個物種,越來越多的人因為這些“網紅”了解雪豹,來到西寧。依托西寧野生動物園景區設計拓展研學+旅游、生態+旅游等定制旅游線路產品、研學產品,每年接待游客超過50萬人次。
“到這裡,我看到了大家從了解到行動的過程。”齊新章說,“而隨著‘凌哲’成功放歸野外,我們看到了雪豹保護中的更多希望。”
2021年,西寧野生動物園獲批成立“青藏高原雪豹繁育研究長期科研基地”,線上線下開展的大量科普教育關注度越來越高,雪豹形象也頻繁出現在各大活動中。2020年,西寧文旅冰球隊命名為“西寧雪豹隊”,西寧音樂節推出卡通雪豹形象——“豹豹”﹔2021年,“盛青塘——雪豹當潮”主題街區賦予雪豹元素﹔2023年,西寧禁毒卡通形象選定為雪豹,同年青藏高原雪豹保護研討會暨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成立大會在西寧順利召開……眾多省內外群眾已經將西寧與雪豹牢牢“綁”在了一起。
“西寧作為國內雪豹遷地保護的領軍者,在開展雪豹人工繁育、化學保定、防疫治療和科普宣傳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齊新章滿眼憧憬地說,“打造‘雪豹之都’,西寧底氣十足。”
◆ 情深情切:西寧為何打造“雪豹之都”?
2024年,西寧在“賞、游、購、學、健、娛”全方位與雪豹相連,多點開花、全面出彩。立足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建設目標,西寧市更是深入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元素,彰顯河湟文化和城市文化底蘊,正式提出打造城市IP形象,培育“雪豹之都”城市品牌。
“打造‘雪豹之都’是西寧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必由路徑,也是展現城市精神風貌的有效載體。”西寧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副局長張海霞說:“近年來,西寧致力於打造生態文明高地,這一理念與雪豹保護相輔相成﹔雪豹適應高寒地區,生命力極其頑強,有著堅韌不屈、溫順友善的特質,這與生活在青藏高原上人的精神風貌契合。目前西寧市正深入推進‘五個文化’建設,打造‘雪豹之都’能夠充分彰顯西寧獨有的文化特色,與西寧的城市精神和文化內涵互相促進。”
對雪豹傾注深情的齊新章則認為,西寧市打造“雪豹之都”,可以利用雪豹的核心資源,力爭將國際雪豹研究保護機構和相關優勢資源匯聚在西寧,加大對外推廣力度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期待西寧因雪豹蜚聲中外的那一天。”齊新章信心十足。
“因雪豹蜚聲中外!”打造城市特色IP,是擁抱文旅融合發展機遇的關鍵一招。近年來,西寧市涌現出一批優秀文創企業,他們在文化元素的提煉、文創作品的創作、產品市場有效對接方面取得了發展經驗,目前部分雪豹文創產品,已在文旅市場引起良好反響,這使得雪豹文創逐步成為人們了解西寧、走進西寧的一扇窗口。高質量舉辦的一批文旅活動和打造的一批文旅街區,更為實施城市IP植入和氛圍營造創造了有利條件。可以說,通過文旅活動廣泛傳播“雪豹之都”品牌,西寧早已做好准備。
“通過打造‘雪豹之都’,進一步展現西寧生態發展底色和獨特城市魅力,打造西寧文化旅游‘金色名片’。”張海霞說,“通過充分挖掘雪豹以及西寧豐富的自然物種背后的自然文化和生態價值,激發人們的情感共鳴和價值認同,豐富城市品牌內涵,更好地提升西寧的城市吸引力、知名度和美譽度。也將形成豐富的定制旅游路線產品和文創產品,圍繞雪豹實現文旅深度融合。”
◆ 做深做細:西寧如何打造“雪豹之都”?
5月1日,“豹街!豹街!”響亮的呼聲響徹城北區豹街·西海路美食街的夜晚。名為“尕豹兒”的玩偶在這個夜晚第一次亮相就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這一天,西寧在2024年第一次與雪豹緊密相連。截至8月,豹街已開展14場大型巡游表演活動,客流量超204萬人次
一個月后,薛之謙“天外來物”巡回演唱會在西寧開唱。西寧文化旅游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巧妙地將雪豹的形象融入其中,引入雪豹——“薛寶”的宣傳概念,將雪豹文化進一步形象化、立體化。演唱會結束后,西寧的雪豹形象再一次被引爆,被更多省外群眾知曉和喜愛。
6月12日,西寧文化旅游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向社會公開征集“雪豹之都”形象標識(LOGO),進一步提高“雪豹之都”在公眾視野的認同度。8月,綜合市民、網民及專家評審意見,萬眾期待的“雪豹之都”形象標識出爐。
8月,大通縣迎來一場以雪豹為主題的籃球嘉年華活動,城西區開展“西寧之約,抱抱有禮”活動,城東區正式推出“好吃到豹”文旅形象……
在城市形象上呈現,在重大活動上植入,在文旅融合上融入,不到半年時間,雪豹“出現”在西寧街頭巷尾,融入西寧城市建設,並被賦予更多文化內涵。
張海霞說:“我們大力推廣City Walk城市微游線路,設計制作打卡標牌,在設計中融入雪豹元素。雪豹更是在城西區唐道·637廣場裸眼3D大屏亮相,為市民游客帶來沉浸式視覺體驗。在明星演唱會、河湟文化旅游節、環湖賽開幕式等活動中植入雪豹元素,以雪豹為主題的汽車公園則以露營熱促消費熱。同時還以雪豹等青海珍稀野生動物為原型推出系列文創產品,包括雪豹形象玩偶、胸針、貼紙、表情包等。”
科研保護繁育引領,標識體系建設引路,城市文化內涵延伸,文旅融合發展引航,新聞輿論宣傳引導……西寧打造“雪豹之都”不是一時興起更不是單純的活動羅列,而是被賦予了更多的科研保護、文化傳播、旅游體驗和科普教育的意義,是一種城市精神的體現。
“打造‘雪豹之都’,要以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建設為引領,深入拓展雪豹具有的動物、文化和生態發展等方面的多重含義。我們將進一步開展市場調研,了解消費者對‘雪豹之都’系列文創產品的偏好和需求,統籌推進文創產品的設計、開發、制作、銷售,進一步挖掘和講述雪豹與西寧文化的深層聯系,構建品牌故事。”西寧文化旅游發展投資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魁久說,“這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機遇,我們將扛起國企責任,不斷增強西寧‘雪豹之都’的影響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