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觀門街小學的“雪豹世界”

陶然 陶瑢
2024年08月23日09:11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在創作雪豹版畫之前,王老師給我們看了很多雪豹的圖片,仔細觀察后,在腦海裡就能勾勒出雪豹的形象。”西寧市觀門街小學兒童版畫社團的學生梁夢琪回憶起第一次創作雪豹版畫時的過程說:“我想象到一隻雪豹站在雪山上,仰望著天空,發出吼叫,一副威風凜凜的模樣。”

別看梁夢琪隻有11歲,她學習版畫已有5年時間,創作各類版畫作品幾十余幅,包含動物、植物、人物等題材,她最喜歡的作品要數今年開始創作的雪豹。為此,暑假期間,她專程和父母來到西寧野生動物園近距離觀察雪豹的形態、動作和習性。站在豹館前觀察良久,她感嘆:“眼前的雪豹和圖片裡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當時它正在酣睡,毛發非常鬆軟,像一隻大貓一樣,非常可愛,讓人想去‘擼’一下。”

回到家后,梁夢琪立馬有了創作靈感,她快速拿出綠色膠板,用筆輕輕地描繪出雪豹的大致輪廓。從雪豹矯健的身姿開始,勾勒出它優美的線條,包括修長有力的四肢、靈活的尾巴以及圓潤的腦袋。

接下來是刻制環節,梁夢琪用精細的刻刀仔細地雕刻著雪豹的不同部位,細密的短線條刻畫出雪豹身上濃密的皮毛,營造出毛茸茸的質感﹔較深且流暢的線條刻畫出雪豹強健的肌肉和骨骼,展現雪豹的力量﹔最后添加上圓圓的眼睛。

一切完備,開始拓印。梁夢琪用滾筒將調配好的油墨均勻涂抹在刻好的膠板上,然后鋪上潔白的紙張,用木蘑菇仔細按壓和摩擦,每一個角落都不放過,以保証油墨能夠充分滲透到紙張上。當梁夢琪緩緩揭開紙張的那一刻,一隻慵懶可愛的雪豹躍然紙上。

在觀門街小學兒童版畫工作室裡,擺放著百余件梁夢琪和其他學生創作的雪豹版畫作品,仿佛一個小型的雪豹藝術展覽館。

這些作品展現出了雪豹的千姿百態,既有漫步雪山的威武、也有蹲伏岩石的凌厲,嬉戲玩耍的萌態……有的線條細膩,有的刀法粗狂,每一幅作品都傾注了“小藝術家”對雪豹的喜愛和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說起這些雪豹版畫作品的由來,兒童版畫工作室指導老師王平介紹:“去年,我們開展了‘行見青海,共生共長’美育研學活動,帶學生走進自然資源博物館和西寧野生動物園,了解青海獨具特色的山川、河流、動植物,近距離觀察雪豹,激起了孩子們創作雪豹主題版畫的熱情。”

“版畫走進校園就有了生長的力量。”如何讓版畫在德育教育和生態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是王平一直在思索的問題。“雪豹主題創作不僅提高了學生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生態意識,還激發了學生懂青海、愛青海、興青海的真摯情感。”

王平介紹:“為了培養孩子們的審美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2016年學校開始開設版畫課程。”在觀門街小學日常的美術課程中,學生從一年級就開始接觸版畫,老師會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特點,設計有趣且富有挑戰性的教學內容。從最基礎的版畫工具使用、技法講解,到主題創作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成長為傳承優秀版畫文化的少年。

經過幾年實踐,學生的版畫作品被定制為2019年“首屆國家公園論壇”大會紀念品,並多次走進青海省文化館展廳和香水書院,被收納進《我眼中的雪豹——西寧市城中區學校美術特色工作室作品集》,讓更多人感受到了兒童版畫藝術的魅力。

版畫作品裝點了校園的美麗,為校園營造出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在王平的精心策劃下,學生創作的雪豹版畫搖身一變,制作成了抱枕、冰箱貼、熱縮片、帆布包、台燈、挂毯等各式各樣的文創產品,打破了藝術與生活的界限,以兼具實用與藝術價值的形式不斷豐富生活。

“關於雪豹主題的版畫創作還在繼續,隨著深入了解雪豹所代表的生態意義以及其背后蘊含的文化內涵,學生在藝術創作中不斷汲取民族自信與文化自信的力量,茁壯成長為有自信、有擔當的新一代。”王平說。

(責編:況玉、楊啟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共繪“寧寧協作”非遺畫卷 
  當南京遇見西寧,當非遺遇見非遺,當這兩座城市在文化的長河中相遇,一同繪制跨越千山萬水的非遺畫卷。 “雙寧燈會”丹噶爾古城內欣賞秦淮燈彩的游客絡繹不絕。…
互助班彥:村民幸福與鄉村振興“雙向奔赴”
  2017年底,班彥村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班彥村退出貧困村的序列﹔2021年底,班彥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2300元,村集體經濟累計達到145萬元,真正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干、能致富”的總體目標﹔近年來,班彥村先后被評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國家森林鄉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互助縣五十鎮班彥村風貌。人民網 馬可欣攝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村是一個傳統的土族村落。…
海拔4353米!“電力天路”青藏聯網工程首次帶電作業
  人民網西寧8月22日電 (況玉、張朋、謝莉蓉)近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大灘地區,電力運檢人員在海拔4353米的高度,對首條進藏的“電力天路”工程青藏聯網工程±400千伏柴拉直流輸電線路358號塔首次開展等電位帶電作業,創造了我國超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的海拔新高度,也實現了青海電網全電壓等級輸電線路帶電作業全覆蓋,為青藏地區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迎峰度夏電力保供提供了有力保障。 首條進藏的“電力天路”工程青藏聯網工程±400千伏柴拉直流輸電線路358號塔首次開展等電位帶電作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