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融合”紐帶讓青海算力與時代相擁

——青海綠色算力產業發展綜述(中)

賈泓
2024年03月28日08:56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中國電信大數據中心。青海日報記者 張鵬攝

  數字經濟時代,算力是關鍵生產力。

  青海,搶抓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和“雙碳”戰略機遇,依托自身資源、能源和生態優勢,在數字經濟尤其是算力產業的發展中緊跟時代浪潮,搶抓發展機遇,數字經濟加快發展,綠色算力產業影響力不斷提升。

  2023年,青海省在全國率先發布綠色算力5項地方標准,已建在建數據中心超過4.3萬標准機架,全國首個100%清潔能源可溯源綠色大數據中心“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建成投運。數字經濟規模超過1100億元,佔GDP比重28.74%﹔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超過200億元,同比增長20%……

  在如今百舸爭流的數字經濟賽道上,青海面向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趁勢而為、隻爭朝夕,以數字賦能助力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產業“四地”,積極推進清潔能源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聚力打造綠色算力基地,因地制宜推動綠色算力成為重要新質生產力,推動高原資源能源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持續拓寬綠色發展的青海之路。清潔能源與數字經濟的融合發展,正成為青海算力與時代相擁的重要紐帶。

  夯實產業“底座”

  搶佔經濟發展“新潮頭”

  2023年12月16日,西寧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在西寧正式開通運行,這標志著青海正式躋身全國互聯網頂層架構節點行列。

  西寧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是目前我國東經102度線以西地區唯一的骨干直聯點,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創造了從申報到審批2個月、從審批到試運行8個月的“青海速度”,以全國最快速度建成。目前,直聯點已開通總帶寬1200G,省內本地網間時延由35.39ms降至2ms,降幅達94%,省間流量疏導減少了約1800公裡繞轉距離,西北四省至青海時延降幅達50%,承載網間互通峰值流速達230Gbps,峰值帶寬利用率僅為19.2%,數據承載空間巨大。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郭毅說:“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骨干直聯點聚集輻射作用,拓展骨干直聯點應用支撐能力,全面提速青海省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產業發展、促進數字應用融合和數字技術創新,為青海省綠色算力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穩定的網絡環境和數據支撐。”

  為搶佔經濟發展“新潮頭”,青海省統籌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優化算力供給體系,筑牢數字經濟發展基石,夯實綠色算力產業發展的“底座”。

  青海省指導推動省內電信運營企業實現三線互通,企業之間數據交換傳輸速率大幅提升,西寧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建成投運,互聯網網絡通信質量大幅提升,網絡性能不斷優化。5G建設提速加檔,5G基站總數達到1.55萬個,每萬人5G基站數達25.97個,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加快千兆光網部署和行政村光纖寬帶建設,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寬帶用戶佔寬帶用戶總數的比重達98.44%,實現行政村及以上區域光纖寬帶100%覆蓋。

  今日之青海,已經完全具備了承載以人工智能大模型為代表的各類應用的條件。

  打造智慧“大腦”

  答好“產業化”時代考題

  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是全國首個100%清潔能源可溯源綠色大數據中心,全國首個大數據中心領域源網荷儲一體化綠電智慧供應系統示范樣板,重新定義了綠色大數據中心新標准以及綠色能源顯性化消費新模式。

  數據中心利用青海氣候冷涼的自然條件,在通過建筑結構的獨特設計保証空氣自然流通。同時,通過在機房構建直接蒸發、間接蒸發+直接蒸發兩種冷卻模式,運行“下送風+冷通道”封閉模式,全年可保証314天不開啟壓縮機,節能比列達27%。不僅如此,這裡每一度電的生產、傳輸、消納以及各發電電站的供電數量和佔比都可精准追溯。

  綠電的100%利用,讓數據中心實現了“零碳”目標,年減碳量30萬噸。數據顯示,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PUE(電能利用效率)已下降至1.2以下,距離“1”的理想水平越來越近,綠色化程度越來越高。

  為推動清潔能源優勢加速向綠色算力優勢轉化,青海已經邁出了探索的腳步,正在加快謀劃打造青海綠色算力基地。如今進展如何?

  青海省數據局局長靳力回答了我們的疑問:“到2023年底,全省已建在建數據中心4.3萬標准機架,較2022年同期增長34.4%。新增智能算力規模達到280PFLOPS。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青海雨色大數據中心、重慶億眾‘絲綢雲谷’低碳算力產業園、青藏高原生態大數據中心、青海昆侖智能算力中心、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青海大學分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建設。網絡基礎不斷夯實,西北地區首個根鏡像服務器部署上線,西寧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建成投運,西寧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建成投運。”

  青海綠色算力產業聯盟組建成立,依托國網電力公司青海省能源大數據中心成立“青海省智慧雙碳大數據中心”,挂牌成立“青海零碳大數據產業實驗室”……今日之青海,“綠色算力”產業正加快發展,“綠色算力”品牌影響力正在注入新動能。

  賦能“千行萬業”

  “數字化”激發更大潛力

  在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大基地組件車間,大屏幕上實時更新著當日產量以及其他生產數據。“我們車間已經實現全AI自動識別,產品實時監測合格率,隻要出現問題,工藝工程師會第一時間給出解決方案。”組件車間質量負責人魯雲介紹。

  天合光能青海大基地不僅在青海是數字化程度最高的制造企業之一,更是光伏行業智能化生產的“全球樣板”。天合光能材料事業群總裁、青海大基地總裁仝斌說:“青海基地從IT基礎設施建設、生產過程數字化、供應鏈數字化、數據管理和分析方面都設定了單獨目標。當前,已實現從採購、計劃、生產、倉儲等各個環節的數字化、智能化應用,在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產品質量方面有著明顯改善。”

  近年來,青海各地各部門聚焦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不斷實現融合發展。

  青海高景太陽能公司等14家公司獲得國家兩化融合貫標証書,智能制造深入推進。工業互聯網加快應用,元通鉀肥鹽湖工業互聯網平台建成投運,鹽湖股份基於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的產品管理平台具備上線條件,中信國安鋰業建成年產2萬噸碳酸鋰“智能車間”。鹽湖化工、食品等行業開展工業互聯網標識規模化應用,引導南川工業園區、青海麗豪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等園區、企業打造開放合作、高效協同的工業互聯網平台,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數字服務業同樣加速發展。青海河湟農林牧商品交易中心、青海拉面產業數字化平台、青繡數字化經濟總部發展勢頭強勁,青海農林牧商品交易有限公司入選國家電子商務示范企業。根據商務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青海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75.3%,增速位居全國第三位。

  從智慧城市建設到打造智慧工廠,從百姓的幸福生活到工業的高速發展……今日之青海,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數字化正賦能千行萬業,產業數字化正促進工業企業提質增效和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激發出青海高質量發展的更大潛力。

(責編:況玉、楊啟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青海大通:高原小城農資儲備充足 趕春忙
  深入田間地頭、進村入戶宣講中央一號文件﹔積極協調建立農資供應快速通道,全力保障農業用種供應﹔早檢修、早培育、早耕種,著力提升春耕機械化水平……當前,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各部門積極准備各類農資產品,力保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供應及時充足,保障春耕春播順利開展。近日,本網走進大通縣田間地頭,記錄扎實有序推進春耕備播的熱鬧場景。…
青海綠色算力產業發展正當時
  3月29日,青海綠色算力產業發展推介會將在北京舉辦。推介會將系統介紹青海深度融入服務“東數西算”“東數西儲”“東數西訓”國家布局,加速推動高原能源資源優勢向綠色算力轉化的發展思路及願景,與各方賓朋共商綠色算力產業發展大計,共享青海綠色算力發展機遇。…
青海推出28條舉措深入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
  人民網西寧3月22日電 (記者楊啟紅)記者從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近日,青海省發改委會同省郵政管理局等7部門制定印發了《青海省深入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行動工作舉措及任務分工(2024-2025年)》,綜合考慮產業發展階段、治理環節、責任主體等因素,圍繞快遞包裝“綠色革命”新理念、持續推動快遞行業規范管理、培育打造快遞包裝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模式等研究制定7個方面28條具體工作舉措,著力突出快遞業發展的可持續性,提升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遵循標准化、循環化、減量化、無害化基本思路,重點堅持綠色化發展,堅持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構建齊抓共管的治理格局,堅定不移推動郵政快遞業環境污染治理責任落實到位。 據悉,在過去三年中,青海省郵政快遞行業始終將推進郵件快件包裝減量化、標准化、循環化、無害化作為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切入點與突破口,堅持以可循環、能回收、易降解為導向,有序推進郵政快遞業綠色轉型工作,快遞包裝無害化目標基本實現,快遞包裝“瘦身”明顯,廢紙箱回收和再生利用率顯著提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