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說
董全民代表:加強草原生態治理 提升草原生態生產功能

“28年來,我一直在一線從事草地生態保護和草地生態畜牧業方面的研究工作,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2024年十大任務重點安排了‘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低碳綠色發展’等內容,我是深受鼓舞、倍感振奮。”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為全國人大代表、青海大學畜牧獸醫科學院副院長董全民的草地生態研究工作再次給予強有力的支撐。
董全民介紹,多年來,青海省將草原生態保護和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工作來抓,堅持自然修復與工程措施相結合,逐年加大草原保護建設力度。據監測,2023年全省草原退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生態和生產功能得到整體提升,形成了以草原生態保護修復為主體、科學合理利用相結合的新發展格局,並在全國率先完成自然保護地優化整合。
董全民坦言,青海省草原生態保護和治理成效顯著,但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問題:一是草原保護和修復任務艱巨,二是退化草原治理成本高,三是科技支撐存在短板弱項,特別是一些沙化草地因缺乏適宜草種和成熟治理技術,尚未開展大面積系統治理。
對此,董全民建議:一是支持青海全面推進草原保護和修復。根據三江源、祁連山、青海湖周邊、柴達木盆地、河湟谷地等地區草原資源稟賦和功能定位,採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加大項目和資金支持力度,加快推進黑土型、沙化型等重度退化草原治理,完善草原生態修復后期管護措施,促進草原植被恢復,增強水源涵養能力,提升草原生態-生產功能以及生態系統穩定性。二是支持提高治理標准和持續性投入。根據退化草地的植被狀況和立地條件,推進分類、精准治理。三是幫助青海提升草原生態治理科技支撐能力。通過加大青海高校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建設和“組團式”人才引進力度,提升本土草原科技人才培養,開展高寒草原退化機理、治理集成技術、鄉土草種繁育等方面的研究,提升草原保護發展科技水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海代表團已准備議案建議100余件
- 人民網北京3月4日電(白波、馬可欣)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青海省全國人大代表依法履職,一次性提出議案2件,提交建議117件(其中省政府提供素材81件,省“兩院”提供素材2件,代表個人提出34件),6件被列為全國人大常委會重點督辦建議,青海代表團議案建議數量和質量“雙提升”,實現良好開局。 議案審議方面,一是《關於制定自然保護地法的議案》,由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審議,提出“結合國家公園法起草工作統籌考慮自然保護地法立法,加快立法進度,適時將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