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修復廢棄礦山 不負綠水青山
歲暮天寒,汽車行駛在開往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威北公路54公裡處歷史遺留採石場的途中。窗外山野上,青海雲杉進入了漫長的冬季休眠期,在它身后,林木蒼茫。在得不到充足補給的冬季,這裡的樹木用這樣的方式努力地降低能耗,這是一種生存智慧,更是高原獨有的生命本能。
幾個轉彎后,地勢開闊起來,草木雖無春夏的翠綠,卻在規劃整齊的山坡上拔節生長。很難相信這裡曾是坑洞遍地、揚塵漫天的景象。
2020年至2021年,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印發《2020年度黃河流域重點地區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工作方案》和《關於認真做好2021年黃河流域和青藏高原重點區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項目組織實施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部級監管、省負總責、市縣實施”的原則,認真做好重點地區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為支持青海省歷史遺留廢棄礦山治理,財政部累計下達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資金4.19億元。
如今,青海省摸清歷史遺留礦山底數,對各地申報的135個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完成治理面積6.39萬畝,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的礦山環境保護修復新局面正在形成。
分類修復 生態煥新
在擔任互助縣自然資源局項目辦主任之前,徐世福曾在互助縣自然資源局礦產管理辦公室主持工作。跟著徐世福的腳步,我們一行人來到互助縣威北公路54公裡處,雖是寒冬,但山坡上栽種整齊的樹木仍傲然挺立。這裡自上世紀80年代起開挖山體,開採區自然景觀遭到嚴重破壞,現已廢棄。如今,此處是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現場。經過近兩年的滋養,大部分破碎的山體已被青海冷地早熟禾、中華羊茅等鄉土草種覆蓋。
望向遠處,一張張“綠網”格外顯眼——將雙絞合六邊形鋼絲網沿坡面順勢鋪下並固定,再利用噴團粒土將混合均勻的高性能生態基材高壓噴射於岩面上。接著,為保証種子發芽,以無紡布從上至下鋪蓋並用U型釘等物固定——這裡,也是青海首例採用“雙絞合六邊形鋼絲網+噴團粒土+高性能生態基材+加筋麥克墊”技術進行修復的現場。
挂網噴播修復現場。互助縣自然資源局供圖
“在草種發芽期、成坪期和苗木恢復生根期內,我們每天都會視察工地,保持基質層濕潤,同時要視天氣情況對其進行定期護理,使其能夠自然生長。”互助縣自然資源局副局長楊永紅說。
對於各類歷史遺留礦山,採取的修復治理措施也不盡相同。
通常來講,第一步為消除安全隱患。有些地方由於坡面太陡,機械上不去,工人們綁好安全繩,像“蜘蛛人”一般清除山體表面鬆動的浮石,再通過削坡消險、覆坑平整、溝道整治、挂網防護等工程全面消除地質災害隱患。
地質災害隱患消除后,土地的重塑便是重點。第二步,便是通過地貌重塑、土壤重構、植被重建、景觀再現四個步驟的土地整治措施實現土地復墾,使其達到可供利用狀態。植被重建時,選取適合當地生長的鄉土樹種草種進行人工植樹植草復綠,實現景觀再現。
緊接著,就是進行工程管護與植被養護。
“我們會設置標識標牌,對治理區採用網圍欄封育,有條件的安排專人看護,對植被覆蓋率不高的區域,及時補植補種、人工施肥和澆灌,確保植被恢復成效。”在青海省大通縣景陽鎮中嶺村歷史遺留石英礦生態修復項目現場,青海省有色地質礦產勘查局項目技術負責人康延龍對來訪者說。
曾長期在地質部門工作的康延龍從沒想過,有一天他會和花草樹木打上交道。如今作為項目技術負責人,施工過程中的各個部分他都操心著,以確保任務保質保量完成。
治理前后的大通縣景陽鎮中嶺村歷史遺留石英礦。康延龍、人民網 馬可欣攝
青海省有色地質礦產勘查局項目負責人樊學業介紹,大通縣景陽鎮中嶺村歷史遺留石英礦生態修復項目自2022年3月啟動以來,完成治理面積807.85畝,恢復草地323.12畝,恢復林地398.38畝。
“如今,山裡野生動物明顯多了。”樊學業說。
扛牢責任 落細措施
要修復,系統規劃是前提。根據自然資源部、財政部工作部署及青海省自然資源廳、青海省財政廳工作安排,由青海省自然資源廳組織相關單位編制的《青海省2020年黃河流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實施方案》和《青海省2021年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實施方案》相繼出台。
“我們按照相對集中、成片治理、體現成效的原則,以黃河流域生態功能脆弱區、黃河干流和主要支流左右岸、重要交通干線沿線、城鎮周邊為重點區域,通過現場核實、專家論証,設置具體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項目。”青海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處干部李長俊表示。
為讓各項任務落實落細,項目實行分級責任制。在省級層面,由省廳組織編制方案、明確目標、向國家相關部委報備,審批各項目施工圖設計、下達項目資金,同時負責項目的監督檢查、技術指導及竣工驗收等工作。市(州)層面負責各項目施工圖設計初審、撥付項目資金並監督各縣 (區)項目實施進度等。各縣(區)層面則負責項目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的招標工作及工程建設。
本著“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的目的,項目建立專家審查制度,讓“內行人”為項目“把脈”。專家庫由長期參與礦山恢復治理工作的地質環境、生態環境、土地整治和概預算等方面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項目施工圖設計初審、審批和項目竣工初步驗收及竣工驗收的專家組成員則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取,確保項目的高效推進。
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有機鏈條,正因此,生態保護修復必須按照生態系統的內在規律,統籌考慮自然、人文各要素,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
“科學規劃、穩定實施、統籌兼顧、因地制宜”,這是項目所堅持的原則。以消除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作為首要任務,項目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開展地形地貌重塑、植被恢復、土地復墾利用等工作。在礦山生態修復盡可能與周邊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基礎上,當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鼓勵並支持項目承擔單位將治理區復墾為耕地,讓礦山生態修復與當地經濟、環境發展相適應,與當地的生產、生活、生態等空間規劃相結合。
礦山復綠 綠意生金
礦山生態修復的過程,就是用科學的方法讓失去生態價值的廢棄礦山重新恢復生態功能,從外表到肌理讓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生態價值優勢的過程。
礦山治理,是奔著發展去的。治理工作開展之初,海東市平安區就在思考——礦區轉型后的發展怎麼辦?如何給百姓帶來生態紅利?
“此處原來是磚廠,地勢平坦,恢復成耕地再合適不過。”討論起礦區的轉型,治理方和村“兩委”一拍即合。
車子停在海東市平安區東庄村以南約3公裡處,成片已收割完畢的向日葵杆依然挺立在土地上,雖已是寒冬,可它們仿佛仍在回味著秋季時結籽的雀躍。
2023年12月,海東市平安區平安鎮西台粘土採挖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項目現場。人民網 馬可欣攝
放眼望去,面前54.93畝的耕地,平坦寬闊,整齊劃一。
海東市平安鎮西台粘土採挖點自2010年起開採生產燒制紅磚,挖土燒磚改變了開採區的原有地形條件和地貌特征,表土剝離破壞了原地表的植被生態系統。政府部門於2012 年底終止了該礦的開採行為並對礦區實施政策性關停,根據礦區原有土地類型,分兩個片區進行治理。
治理前后的海東市平安鎮西台粘土採挖點。平安區自然資源和林業草原局供圖
“我們將1#治理區恢復為林、草地,2#治理區恢復為耕地,通過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使得87.19畝採礦廢棄地生態地質環境得以恢復。”平安區自然資源和林業草原局礦產辦主任張瑞表示。
治理后的開採區,改變的不僅僅是區域的樣貌。
“恢復的耕地種了向日葵,今年收成一共有8萬多!養養土之后,明年打算再種些玉米。”劉積飛便是此項目的受益人之一。
2023年8月治理區恢復成耕地后種植的向日葵。王楠攝
今年48歲的村民劉積飛,原本養著些牛羊,現在除了牛羊,所恢復耕地裡經濟作物的收成也為劉積飛家帶來了不少變化。
“現在耕地種起來了,看到項目的成果后,我們村的村民又開始自己種地了。”東庄村黨支部書記劉國棟說。
土地者,民之本也。海東市平安區平安鎮西台粘土採挖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項目,不單單增強了村民的土地意識,人工混播草種、林草封育更是讓植被重建,改善了修復范圍內的地質環境,重建了區域生態系統。
“原本這兒是採砂場,日日噪音不斷,過度採挖形成的深溝不僅破壞了地表,更是在雨季給周邊的村民帶來了不小的安全隱患。”湟中區魯沙爾鎮下重台村黨支部書記李金山一邊回憶一邊說。
礦山復綠帶來的改變,在西寧市湟中區甘河溝也有著明顯體現。
覆坑平整施工前和植草復綠后的甘河溝。西寧市湟中區自然資源局供圖
如今,甘河溝1276畝採砂廢棄地通過疏浚溝道、覆坑平整、覆土、綠化等工程措施,植被得以復生,完成種草343.2畝,種植楊樹、沙棘、丁香等57000余棵,溝谷重披綠裝。
採礦形成的破碎地形變得平整寬廣,歷史遺留礦山次生地質災害隱患消除后,不僅周邊的人居環境得到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涵養功能的改善,亦使得損毀的土地資源得到修復利用,村民在進行一段時間的封育管護后便可開始放羊放牛,從而減少牛羊飼養成本。
十年來,青海省以三江源地區、祁連山地區、環青海湖地區及湟水流域廢棄礦山為重點,相繼組織實施了祁連山區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試點項目、大通煤礦地質環境治理示范工程、三江源及環青海湖地區廢棄砂石料場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黃河流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項目等一大批歷史遺留礦山治理項目,累計投入資金16.86億元,開展歷史遺留礦山環境治理工作,治理面積達15.9萬畝。
在青海廣袤的土地上,通過礦山生態修復,消除了區域地質災害隱患,以往被破壞的區域生態環境得以改善,人居環境質量得到提升,動植物群落達到動態平衡,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保障,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生態興則產業興。一步一個腳印,過去的“生態短板”變成了如今的“生態樣板”。增綠於山,還綠於民,青海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理論與方法,建立礦山生態修復“青海模式”,讓礦山復綠,讓發展升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