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社會

潘健:“執政為民”與互聯網特性高度契合

潘健
2023年07月28日15:30 | 來源:環球網
小字號

中國正式接入國際互聯網已近30年。這些年來,美西方一些人和勢力想用互聯網“對付中國”和我們努力“過互聯網這一關”的激烈博弈長期存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事業取得重大成就,網絡強國建設邁出新步伐。分析這一局面的背后,可以看到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尤其是“執政為民”與互聯網的基本特性高度契合。

第一,連接性——“團結帶領全體人民”。Internet由 Inter(相互)和net(網)兩個詞組成,互聯網的最根本特性之一就是通過數字手段連接一切。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中國共產黨不是西方意義上的執政黨,她不代表任何一個特殊群體或者階層,而是團結帶領全體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先進團體。因此,不論是源自本質屬性的群眾路線,還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式現代化的具體實踐,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中一直都在努力“連接”每一個人,到基層、到端末。“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等等,都不是口號,而是每一位共產黨員工作的標尺。

從“把支部建在連上”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楓橋經驗”,都是基於共同的“連接”底色,互聯網正在成為中國共產黨加強聯系群眾、團結帶領群眾能力的一大助推器。

第二,普惠性——“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相比歷史上的任何一種技術創新,互聯網最具有拉平不同個體能力鴻溝的基礎和能效,它在理論上可以讓每個人便捷地獲得進步的能力和渠道。中國共產黨也是希望在自己的領導下,每個人做自己的主人,不斷提升自身能力,進而參與治國理政,在追求個人夢想的過程中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創造歷史的過程中實現“自由發展”。

以教育為例,數字化日益賦能教育公共服務普惠化、均等化、優質化。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全部接入互聯網﹔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上線,訪客量超過11億人次﹔“慕課西部行計劃”基本實現西部高校全覆蓋,等等。我們正在用互聯網高效賦能個體的優勢,“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第三,交互性——“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互聯網的一大特征是交互性,交互的過程不是簡單的互通有無,而是在這個過程中互相啟發,彼此助力,最終成就你我。就像算法推薦之所以能夠成立,就在於每個人的數據與企業的算法互動而形成運轉模型。最近大火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等,也是深度交互、互相訓練的結果。互聯網助力了當代社會的進步,使用互聯網的個人和集體也在推動著互聯網的不斷創新與發展。

中國共產黨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無論是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活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網上意見征求活動,還是建立“最多跑一次”“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等基層治理工作機制﹔無論是政治協商,還是全過程人民民主,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從頂層設計到基層治理,中國共產黨通過群眾路線讓億萬人民成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主人翁、生力軍。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實現了消除絕對貧困、完成全面小康的歷史偉業。

無論是從中國共產黨這一百多年不斷發展和互聯網在中國近30年發展歷程的歷史邏輯來看,從中國共產黨把群眾路線作為根本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工作路線和互聯網具有的連接、普惠、交互特性的理論邏輯來看,還是從新時代十年以來的實踐邏輯來看,它們既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理念與互聯網基本特性的高度契合性,也凸顯了中國共產黨在面對外來文化時展現的包容、學習、融合和創新能力。我們相信,在長期執政中,中國共產黨將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最大增量的目標正在實現,並且一定能夠完全實現。(作者是人民網黨委委員、副總裁)

(責編:陳明菊、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