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蕩開層雲千疊 駛向滿目星河

——寫在青海省兩會召開之際(上)

江源平
2023年01月12日08:48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1

日夜流轉,書寫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

潮涌江源,奔涌不息的大江大河滾滾向前。

這五年,極不尋常,“兩個百年”交匯、“兩個大局”交織、世紀疫情疊加……

這五年,極不平凡,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邁上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回首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五年,蓄勢蝶變的青海,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生態文明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同步實現了全面小康、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和社會治理交出新答卷、黨在民族地區的執政根基更加牢固……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礡看主峰。早在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時,提出了“四個扎扎實實”重大要求,接下來青海以“四個轉變”和“一優兩高”戰略推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大囑托。2021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考察青海時,明確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增進民生福祉、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堅定理想信念五項重大任務,明確了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生態文明高地的更高要求,明確了將建設產業“四地”作為推動青海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和行動路徑。青海之所以能夠克服各種困難挑戰,贏得歷史性勝利,取得來之不易的發展和進步,最根本的在於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有習近平總書記為青海擘畫奮進藍圖、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蕩開層雲千疊,駛向滿目星河,泥濘的路上腳印清晰,煥發出我們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更為堅定的歷史自信。我們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為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青海篇章不懈奮斗,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和榮光!

2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高質量發展成為新時代經濟發展的鮮明主題,帶來了影響經濟發展全局的歷史性新變化。

在清晰的方向下,青海具體該怎麼干?

五年砥礪奮進,青海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定前行,准確把握新發展階段,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探索符合“三個最大”省情定位和得天獨厚資源稟賦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積極建設產業“四地”,開啟了一場深刻實踐,掀起了一場深刻變革。

五年來,青海省經濟轉向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軌道——成為全國清潔能源、新能源發電裝機佔比最高的省域電網,火電佔比持續下降,為降低碳排放量打了一劑強心針﹔搭載“北斗導航”的麥賽福格森MF3404拖拉機在田間馳騁﹔全省42個貧困縣(市、區、行委)全部摘帽、162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3.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五年來,青海省以創新驅動催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突破大規模水光互補關鍵技術﹔利用鹽湖水氯鎂石制備的高純氫氧化鎂為原料生產高純氧化鎂晶體材料,填補國內技術空白﹔研發出國際上首套新能源並網實時柔性控制系統……

五年來,青海省以綠色發展夯實高質量發展底色——基本形成了以鉀、鈉、鎂、鋰等為主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中國電信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的啟用讓我們做“東數西算”的實踐者,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的“青字號”越叫越響……

五年來,青海省以更加開放的胸襟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青洽會不斷擴大“朋友圈”,西寧綜合保稅區正式運行,綠色有機農畜產品成功外送,清潔能源企業成功在境外投資……

五年來的青海,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青海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在總結過去五年經濟發展成就時指出,今天的青海,轉型發展導向更加鮮明,高質量發展之路展現出廣闊前景。有夢不覺天涯遠,五年來取得的經濟成果為青海省進入“十四五”、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

3

絲緞般湛藍的青海湖如夢似幻,各色各樣的水鳥在湖面上自由翱翔。2022年4月25日,國家公園管理局正式回函給青海省人民政府,同意青海開展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工作,標志著青海湖國家公園進入創建實施階段。這意味著五年來青海湖生態保護工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形成的特有的“草-河-湖-魚-鳥”共生生態鏈,極具代表性。

論到生態保護,作為三江之源、“中華水塔”“地球第三極”“高寒生物種質資源庫”的青海,十分清楚自己在全局范圍內重要的生態安全地位,十分清楚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十分清楚自己身上的責任與使命。清晰的目標和認知,決定了有力的行動。五年來砥礪奮進,形容青海的生態文明建設就是四個字——成績斐然。

五年來,國家公園建設成就非凡——舉辦首屆國家公園論壇並發布《西寧共識》﹔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立,位列中國首批﹔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已完成,迎來設立國家公園的關鍵時期﹔昆侖山國家公園本底調查基本完成,創建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

五年來,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全省濕地面積穩居全國首位,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提高到57%以上,全省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藏羚羊、普氏原羚、青海湖裸鯉等珍稀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加,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

五年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完善——頒布涉及生態保護領域多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打破“九龍治水”局面,形成原創性自然保護地管理模式﹔完善“三線一單”管控措施……

五年來,青海始終把生態保護放在突出位置,堅定不移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頻度之密、監管執法尺度之嚴、環境質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全省上下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統領,全面推開“七個新高地”建設,將新時代新征程上的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向前進。

4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記了人民,脫離了人民,我們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一事無成。”一直以來,青海以“人民至上”作為發展的邏輯起點,每年將75%以上財政支出用於民生建設,“初心”光彩奪目。

五年砥礪奮進,從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到鄉村振興全面推進,從在頂層設計中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到推進高質量發展大潮中讓各族群眾創新創造活力充分涌流,從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高於經濟增速到民生福祉持續改善,我們黨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關心群眾安危冷暖、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辦成了一批關系民生的大事要事實事,讓人民群眾在高質量發展中共享高品質生活。

五年來,黨和政府與人民心心相印——民生項目從“政府配餐”向“群眾點菜”轉變,加強易地搬遷戶的產業配套和就業安置,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建立,義務教育“雙減”政策有效落實,辦好“廁所革命”這件“天大的小事”,長期困擾農牧民的包虫病歷史性地得到遏制,西寧市已經擁有153個“愛老幸福食堂”……

五年來,黨和政府與人民命運與共——疫情防控措施堅決有力,廣大黨員和團員青年逆勢而上、沖鋒在前,成為人民群眾的“主心骨”。在各級黨組織的帶領下,各族群眾心手相連、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筑起了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譜寫了一首首蕩氣回腸的“英雄曲”……

五年來的青海,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舉過頭頂”,把民生願景一步步變為幸福實景,不斷在新的起點上接續奮斗,讓發展更有溫度,讓惠民答卷更有厚度,讓向著共同富裕的奔赴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

5

發展頻出新題,改革釋放活力。

五年砥礪奮進,青海把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結合起來,堅持試點先行和全面推進相促進,不斷解放思想,沖破傳統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破除體制機制方面的弊端,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讓創新活力競相迸發、持續增強。

五年來,青海深推“放管服”改革——持續減少各類審批事項,率先實現“証照分離”全覆蓋,127項高頻事項實現“跨省通辦”﹔構建優化營商環境政策體系,實施營商環境“集中攻堅”行動,出台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營商便利度達到82.37﹔出台公共信用信息條例,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信用青海”獲全國特色平台稱號……

五年來,青海把穩重點領域改革——提出經濟體制領域重點改革任務1420余項,協調制定出台1300余件改革意見、工作方案,實施60多項改革試點,要素市場化改革加快推進,高標准市場體系建設有序展開,省屬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全部放開……

五年來,青海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向經濟發展的難點、群眾反映的痛點、影響市場活力的堵點聚焦發力,為青海在新征程上闖出新天地、開辟新境界積蓄勢能。

6

2022年2月23日,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形象標識正式發布,總體造型呈現石榴形態,象征著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體現出青海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

五年砥礪奮進,青海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創新發展,從三江之源到河湟谷地,從草原深處到城鎮社區,各族人民心向黨,各族群眾生活蒸蒸日上。

五年來,青海加快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建設創造多個第一——第一個所有市州建成全國示范,第一個全國示范縣市區建成數量近三分之二﹔全國首創民族團結進步專項考核機制,面向全社會表彰先進,面向全省設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獎,獲得中央統戰部實踐創新獎﹔在全國率先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出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和先進單位動態管理辦法(試行)》,先后對56個地區和單位復檢復驗,樹立“創建工作永遠在路上”的正向導向……

五年來,青海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建設市縣鄉村緊密型四級醫聯體,大力支持拉面經濟和青繡產業發展,“對口援青”留下珍貴情誼,熱貢六月會、格薩爾文化旅游節、土族納頓節異彩紛呈,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充分地惠及各族群眾……

五年來,青海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讓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同心同德、攜手並進,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礡力量。

7

提高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給足人民群眾和經濟社會發展“安全感”,是我們前行的有力保障。

五年砥礪奮進,青海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以公平正義為要旨,以基層為中心,以體制機制創新為路徑,不懈推進地方治理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一方面整治社會治安領域的突出問題,另一方面積極推進社會治理轉型升級,形成社會治理更加高效的格局,為平安青海強基固本。

五年來,青海致力於地區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青川甘交界地區平安與振興工程成效明顯,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重大成果。堅決守牢生產安全、食品藥品安全底線,加強應急保障能力建設……

五年來,青海扎實走好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之路——西寧推進“全科型”網格建設﹔推廣應用涉藏州縣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形成的“班瑪經驗”、玉樹“村寺並聯”和“同德模式”﹔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五年來,青海城市治理更精細、農村治理更精美、牧區治理更精進,社會文明整體實現新進步,以堅定的力量,為新時代新征程帶來安定生活環境和良好發展環境。

8

“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

五年砥礪奮進,青海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持續加強黨的建設工作,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建設,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政治環境風清氣正,干部隊伍充滿活力,干事創業心齊勁足。

五年來,青海黨的建設更加堅強有力——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深入實施“組織體系建設三年行動”,持續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五年來,青海持之以恆強化正風肅紀反腐——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抓好木裡礦區非法採煤問題“以案促改”和兩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扎實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深入整治糧食購銷等重點領域腐敗問題,持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

五年來的青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全面加強,增強了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我們相信,在新征程上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有底氣和必勝的信心,因為我們有著堅強的政治引領和強大的政治保障。

9

山河為証,歲月為名。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五年,我們越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踏平坎坷成大道。

時節如流,擊鼓催征。奮進在更加壯闊的征程上,讓我們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譜寫青海更加絢麗的華章,為鑄就新的歷史輝煌,貢獻青海的力量!

(責編:況玉、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