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環保

統籌發展與保護,國家公園——

展現生態之美

2022年01月11日08: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走進擁有大片原生性森林植被的武夷山,探訪需要最嚴格水源保護的三江源,傾聽從熱帶雨林中傳來的陣陣猿聲……嚴格保護,合理利用,讓國家公園展現自然之美、生態之美。

  作為海南熱帶雨林的旗艦物種,海南長臂猿曾廣泛分布於海南島的熱帶雨林中,但在上個世紀,因熱帶雨林人為破壞嚴重,其種群數量急劇下降。近年來,海南加大對長臂猿等珍稀物種的保護力度,依托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設立了國家林草局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中心、組建海南長臂猿保護國家長期科研基地,建立起一套保護研究的長效機制。據海南省林業部門統計,2003年第一次開展海南長臂猿野外種群數量大調查時,海南長臂猿隻有2群13隻﹔2013年上升到3群23隻﹔2020年繼續上升至5群33隻﹔2021年再添兩隻嬰猿。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涵蓋五指山、鸚哥嶺、尖峰嶺、霸王嶺等多個自然保護區。統籌建設國家公園,海南怎麼做?“試點兩年來,海南從理順管理體制、創新運營機制、健全支撐保障、強化監督管理四個方面,積極探索建設中國特色國家公園模式,全力推進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黃金城說。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肩負著保護以東北虎、豹為旗艦物種的生態系統的重要使命。自2017年8月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試點以來,在推進整體保護、統籌治理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試點區生態系統得到整體保護、修復和治理,以虎豹為旗艦物種的生態系統呈現恢復向好態勢。據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內的野生東北虎、東北豹數量已由2017年的27隻、42隻分別增至50隻、60隻。

  2017年1月,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全面啟動,這是我國首次以“傘護物種”來保護生物多樣性。“試點以來,四川先后整合投入資金8000萬元,完成原23個自然保護地1.5萬余平方公裡的36次本底調查、210項專項調查,基本摸清了試點區主要保護對象和資源管理狀況。”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相關負責人陳宗遷介紹。

  三江源國家公園包括“一園三區”。“一園”即三江源國家公園,“三區”即長江源、黃河源、瀾滄江源3個園區。青海省成立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其下組建長江源、黃河源、瀾滄江源三個園區管委會,對涉及的4縣進行大部門制改革。用國家公園這一塊牌子、一套人馬,將三江源管全、管到底。

  武夷山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幾乎囊括了中國亞熱帶地區所有植被類型。如何保護好這扇“生物之窗”?試點工作之初,武夷山國家公園管理局成立,並建立“管理局—管理站”兩級管理機構。經過機構整合,管理局、屬地政府、省直有關部門權責厘清,武夷山國家公園實現了管理體制由分散、多頭、低效向統一、垂直、高效管理的轉變。

  此外,武夷山國家公園出台生態茶園建設管理意見,引導茶企、茶農按標准建設生態茶園,全面禁止林木採伐,因地制宜開展退化林分生態修復。保護生態的同時,還發展林下種(養),開辦森林人家、民宿……目前,武夷山景區內有從事導游、竹筏工、環衛工、綠地管護員等村民超1200人,實現了旅游發展成果由村民共享。

  (綜合本報記者趙鵬、姜峰、孟海鷹、王永戰、王崟欣、曹文軒報道)

(責編:陳晶、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巧了!青海門源地震“震”出8年逃犯
  人民網西寧1月9日電 2022年01月08日01時45分,青海省海北州門源縣發生6.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地震震中距西寧市136公裡。…
青海門源“1.8”6.9級地震造成22公裡地表破裂
  人民網西寧1月9日電 青海門源“1.8”6.9級地震現場工作隊在冷龍嶺斷裂的西段開展地震現場考察時,發現長約22公裡地表破裂帶,地表和冰面可見連續張裂隙和擠壓鼓包等破裂組合形式,鼓包高達1.5米。現場調查小組初步判定本次地震的發震構造為冷龍嶺斷裂。…
青海門源地震因避險不當受傷群眾上升至9人
  人民網西寧1月9日電 (楊啟紅)1月9日,本網從青海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第三場)上獲悉,經初步排查,截至1月9日0時,海北州門源、祁連、剛察縣共1662戶5831人受災,緊急轉移分散安置16戶65人(其中皇城鄉12戶45人,陰田鄉4戶20人),受傷9人(均為避險不當所致,8人已出院,1人留院觀察),無人員死亡。 截至1月9日0時,嚴重損壞房屋217間,一般損壞房屋3835間﹔畜棚倒塌6座、一般損壞145座﹔供排水管網損壞15千米,供熱管網損壞3.96千米,省道損壞3.3千米,鄉村道路損壞8千米,橋梁損壞3座,涵洞損壞17處﹔地質災害隱患點成災1處,祁連山國家公園管護站均不同程度受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