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看青海 | 老年助餐服務年均惠及10萬名老人 記者從青海省民政廳了解到:目前,青海已建成217個城市社區養老助餐點,538個農村互助幸福院提供助餐服務,年均惠及10萬名經濟困難老人和高齡老人。 青海聚焦老年群體助餐需求,以創新方式構建助餐服務體系。…
人民日報看青海 | “中華水塔”生態屏障,這樣加固 原標題:近5年,三江源國家公園水源涵養量年均增長6%以上 “中華水塔”生態屏障,這樣加固(生態治理中的中國智慧) 阿尼瑪卿山主峰瑪卿崗日南麓,濕地保護與草場治理成效顯現。本報記者 喬 棟攝 核心閱讀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人民日報看青海︱讓冷資源“熱”起來 原標題:讓冷資源“熱”起來(新知) 【現象】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蔬菜基地的智能溫室內,紅潤飽滿的串番茄被採收裝箱﹔湟源縣申中鄉千畝鮮食蠶豆田裡,新鮮的蠶豆被打包好發往全國各地﹔2024年青海冷水魚出口額超3億元,同比增長近12倍……青海,這個曾因海拔高、氣溫低而被視作農業薄弱區的地方,如今靠冷資源打造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熱產業”。 【點評】 冷涼蔬菜一般指適宜在氣候冷涼地區夏季生長的蔬菜,具有喜冷涼、耐低溫等特點,常見的品類包括甘藍、西藍花等。…
人民日報︱兩代護路人的對話 原標題:漫漫奮斗足跡,鐫刻“兩路”精神—— 兩代護路人的對話(產經觀察) 退休后,昂清在青海格爾木市一社區內進行義務服務。受訪者供圖 多吉才旺在墨脫公路指揮道路保通。…
人民日報看青海︱“搞成了半拉子工程”,困局怎樣扭轉 原標題: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黃河彩籃農業園從荒廢多年到重現活力 “搞成了半拉子工程”,困局怎樣扭轉(干部狀態新觀察·走進一線探作風) 位於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的黃河彩籃農業園。循化縣現代農牧業示范園區管委會供圖 清晨的薄霧逐漸褪去,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黃河彩籃”高原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以下簡稱“黃河彩籃農業園”)內,578座溫室大棚如藍色艦隊般排隊列陣。…
人民日報看青海︱枕山環水處 精巧籬笆樓(走進傳統村落) 原標題: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清水鄉孟達大庄村—— 枕山環水處 精巧籬笆樓(走進傳統村落) 游客參觀籬笆樓。馬銘言攝 兩個小朋友在籬笆樓的走廊上玩耍。…
人民日報看青海 | 生態項目貸款有了綠色通道 原標題:截至二季度末,青海省綠色貸款余額超兩千一百億元 生態項目貸款有了綠色通道 “園區裡的企業基本都有自己的‘碳賬戶’。”在青海省西寧市南川工業園區,麗豪半導體碳排放管理師李曉靜已從業超過3年,她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分析企業各生產流程碳排放及企業落實碳減排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