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看青海:創新技術 助鹽花“盛開” 原標題:青海鹽湖工業技術員於雪峰潛心探索無機鹽生產—— 創新技術 助鹽花“盛開”(工匠絕活) 【絕活看點】 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副經理於雪峰,扎根氯化鉀等無機鹽生產一線近20年,先后參加國家級、省級重點科研項目7項,參與編寫《無機鹽工藝學》等2本專著,獲得青海省五一勞動獎章。 青海省格爾木市察爾汗鹽湖上,北風裹著細微的鹽粒,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咸咸的味道。…
人民日報看青海|種辣椒 促增收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把辣椒種植作為富民增收產業來抓,逐步走出了一條規模化、產業化、標准化發展新路。圖為循化縣清水鄉下灘村村民正在晾晒新採摘的辣椒。…
人民日報看青海|三江源地區發現新物種玉樹管鼻蝠 本報西寧11月12日電 (記者喬棟)記者日前獲悉:科研團隊在地處長江源頭的青海省玉樹市發現一蝙蝠科管鼻蝠屬新物種,並根據發現地命名為玉樹管鼻蝠。 管鼻蝠是一類樹棲型蝙蝠,是蝙蝠科中第二大的類群,主要分布於亞洲和大洋洲溫暖和濕潤的森林地區。…
人民日報看青海︱海東市樂都區秋景如畫 原標題:秋景如畫 近年來,青海省海東市在水土流失治理、河湖保護、國土綠化等方面持續發力,全市生態環境質量不斷鞏固改善。2023年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4.9%,黃河出省斷面水質達Ⅰ類。…
人民日報看青海:從一個主導產業看西寧市湟中區鄉村活力 原標題:在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80%以上的鄉鎮形成了1到2個特色主導產業 從一個主導產業看鄉村活力(把鄉村全面振興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湟中區東花園村村民在採收蔬菜。 本報記者 賀 勇攝 核心閱讀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
人民日報看青海︱青海有機草原監測面積突破3億畝 原標題:青海有機草原監測面積突破3億畝 本報西寧10月22日電 (記者賈豐豐)記者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截至目前,青海省有機草原監測面積已突破3億畝,佔全省可利用草場總面積的50.3%,建成5個全國有機農畜產品(牦牛、藏羊)基地,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創建面積達128.19萬畝,為高質量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打下堅實基礎。 自2021年啟動打造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工作以來,青海持續推動農牧業綠色轉型。…
人民日報看青海︱海東市互助縣火焰蔘豐收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依托海拔高、日照長等自然條件,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產業,有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圖為近日,東和鄉黑庄村村民正在採收火焰蔘。…
人民日報看青海 | 秋至祁連山 原標題: 秋至祁連山(大地風華) 9月上旬,我從西寧城起身,一頭扎進了祁連山腹地。此時,盛大的秋天已經來臨,我親見了一場屬於高原的天地大美。…
人民日報看青海 | 塔拉灘的“光伏+治沙”新模式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通過開展營造防風林、退牧還草等一系列生態治理項目,沙漠化土地面積佔比大幅下降,實現了從“沙逼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根本性轉變。圖為共和縣塔拉灘光伏基地,5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已經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