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很美,將來會更美(生態論苑)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齊心協力唱好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九曲黃河,浩浩湯湯。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大小不等的湖泊周邊,水草搖曳﹔甘肅蘭州城內黃河邊綠道綿延數公裡,一步一景﹔寧夏銀川地處引黃灌區核心地帶,秋日“塞上江南”風景如畫﹔黃河邊的陝西榆林米脂縣高西溝村,“層層梯田盤山頭、片片林草蓋坡窪”……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以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水質更好了,2023年黃河干流全線已連續兩年達到Ⅱ類水質﹔兩岸更綠了,流域生態質量總體改善,黃河變得更美了。…
人民日報看青海︱高原生態好 本報記者 賀 勇攝 近年來,青海省生態環境部門積極推進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生態修復治理等工作,提高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今年1—6月,青海全省35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100%,黃河干流、長江、瀾滄江出省境斷面水質持續保持Ⅱ類及以上。…
人民日報看青海:教育對口幫扶,讓高原牧區孩子上好學 原標題:開學之際,記者走進青海省果洛西寧民族中學—— 教育對口幫扶,讓高原牧區孩子上好學(人民眼·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 圖①:學生在果洛西寧民族中學人工智能教育實驗中心做機器人實驗。 圖②:周全(右二)指導學生做化學實驗。…
人民日報 | 陳剛: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青海時、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多次提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在百年奮斗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各有特點的革命精神,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是激勵我們不懈奮斗的寶貴精神財富”,“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青藏高原精神”。…
人民日報看青海︱牧民當上生態管護員 原標題:牧民當上生態管護員(看准了就堅定不移抓) 德曲源濕地,雨過天晴,彩虹半挂雲邊,黑頸鶴、赤麻鴨在岸邊踱步。德曲源濕地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巴干鄉麻秀村,距黃河上游約古宗列曲百余公裡,長江源頭的重要支流代曲河穿村而過。…
人民日報看青海︱構建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 原標題:青海構建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 本報西寧8月11日電 (記者王梅)記者從青海省政府新聞辦專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青海省動態優化調整全省養老設施布局,已構建形成由205個養老服務機構、249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403個農村互助幸福院組成的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有效提升了養老服務的可及性和便利性,滿足了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 據介紹,今年以來,青海民政部門加大養老服務供給,深入實施養老服務領域“九大行動”。…
人民日報看青海:探秘江源 隻為更好守護 原標題:開展水資源監測、分析氣候變化,2024年江源綜合科考—— 探秘江源 隻為更好守護 一場雨過后,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的通天河水流湍急,直門達河段,隨著來自長江科學院河流研究所、水環境所等科研單位的科考隊員對懸移質泥沙和河床沉積物、浮游生物等樣品的取樣,2024年江源綜合科考正式拉開帷幕。 穿越茫茫的青藏高原腹地,科考人員深入長江源和瀾滄江源地區,對河湖水文、河道河勢、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土流失、冰川凍土等進行全方位“體檢”。…
人民日報看青海|第二十五屆青洽會項目總投資額達916億元 原標題:第二十五屆青洽會項目總投資額達916億元 綠色算力領域簽約288億元 本報西寧7月16日電 (記者喬棟、王梅)第二十五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近日在青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屆青洽會實現簽約項目104個,總投資額916億元,涵蓋新能源、新材料、有色冶金、綠色算力、節能環保、文化旅游等多個領域。…
人民日報看青海︱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原標題: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圖為7月10日,參賽選手在第二十三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第四賽段的比賽中。潘彬彬攝(新華社發) 本報西寧7月10日電 (記者賈豐豐)日前,記者從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監測顯示,2023年,青海湖流域水資源總量為33.02億立方米,與多年平均總量相比偏多29.3%﹔積雪面積較上年減小27.81%,較近10年平均面積增大22.05%﹔草地植被平均覆蓋度達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