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4家企業獲“柴達木枸杞”使用權 原標題:青海4家企業 獲得“柴達木枸杞”地理標志專用標志 11月6日,記者從青海省林草局了解到,近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6家核准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企業名單中,青海省都蘭豐海枸杞有限責任公司、格爾木億林枸杞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青海萬裡紅綠色生態開發有限公司、青海御杞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榮獲“柴達木枸杞”使用權。並核准上述企業從今年11月2日起在其生產的地理標志產品上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青海省秸稈利用技術研究與示范有新進展 11月4日,記者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該廳近日組織專家對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高寒地區農作物秸稈基質化栽培食用菌技術研究與示范”進行了驗收。該項目探索工廠化栽培和溫室規模化栽培模式,形成適用於青海當地食用菌生產的基質配方,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和食用菌生產效率。…
換著“法兒”賣牛羊 正在出欄的羔羊。 青海日報記者 洪玉杰 攝 “以前賣不上好價格不說,單是從牧場到市場,就是一筆不小的投入,現在不一樣了,市場都建到家門口了,我們換著‘法兒’賣牛羊。…
海西:多措並舉確保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就業工作帶來的影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貫徹落實“穩就業、保就業”政策措施,在就業優先政策、加強就業困難幫扶等方面持續用力,截至目前,全州城鎮新增就業12013人,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8.18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1.33%,控制在預期目標3.5%以內。 海西州相繼出台《海西州助企紓困穩就業保就業十項行動方案》等方案,涵蓋政策扶持、激勵補貼等方面,形成較為完備的促就業政策體系。…
青海省食用菌年產量突破7200噸 11月6日,記者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獲悉,近年來,青海省立足市場需求積極調整種植業結構,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先后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多種特色食用菌品種,食用菌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已經成為鄉村振興和增加農牧民收入的朝陽產業。據統計,2022年,青海省食用菌生產規模達到154.7公頃,總產量達7246.4噸,預計產值1.07億元。…
青海:高原美麗城鎮示范省建設成效亮點突出 近日,記者從青海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自2019年全省創建高原美麗城鎮示范省以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青海省政府高位推動,省部共建工作實現三個“第一”突破,初步探尋出以系統性思維謀劃城鎮高質量發展,以城鎮體檢評估為指向,以高質量規劃為引領,以高標准設計為藍圖,以高水平建設為基礎,以智能管理為手段,以城市更新為路徑的城鎮高質量發展路徑,高原美麗城鎮示范省建設碩果累累,成效亮點突出。 三年來,試點地區率先轉變城市建設理念,建立法治體系、問題導向機制、目標導向機制、高標准建設體系,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青海全省實施5.15萬套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改造城鎮棚戶區2654套,全省近15萬名城鎮居民住房條件得到顯著改善,市民生活更有品質。…
“大美青海”閃亮“出圈”激發對外開放新活力 開放帶來進步,合作才能共贏。 自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來,穩步開發和前景可期的中國市場,吸引著越來越多來自全球各地的參展商參與其中。…
國網海北:以優質高效的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你們供電公司效率就是高呀,前后就兩天,我家新買的粉碎機就能使用了,沒有復雜的審批手續,還不用自己花錢准備材料。”10月31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甘子河鄉溫都村養殖戶馬貴寶看著接通的動力設備笑呵呵地說道。…
城中區多舉措促進正常生活生產秩序恢復 人民網西寧11月7日電 “截至今天上午10點,城中區分兩批有序恢復了582個小區(樓院)、村正常生產生活秩序。”11月7日,西寧市城中區政府副區長沈延宗在西寧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道。…